2025年05月07日 星期三 农历 乙巳年(蛇)四月初十

国旗下的演讲

首页> 隐藏栏目> 国旗下的演讲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 维护宪法权威

发布时间:2017-12-04 点击量:2024

季海宁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维护宪法权威》

中国的国家历史自夏起至今已四千余年,历朝历代为了实现社会秩序稳定各有各的治国方针,但总体看来不外四种方式:神治、德治、人治和法治。中国从秦汉开始,一直是儒表法内,社会治理的宏观层面是儒家道德规范,具体层面是依法治国。

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的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为了达到理想的社会治理效果,特别强调道德修养,有德无德是判断一个君主贤与不贤的主要标准,也是国家法令能否得到贯彻实施的关键,甚至是国家治乱兴衰之所系。

孔子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又说:“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甚至认为“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强调德行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对于法令的执行也是同样,执行者的品行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即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些思想无疑对道德败坏、腐败滋生的当今社会的法治建设具有借鉴作用。

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法治不仅是约束公权力,私权力也应受到规范。依法治国不是抽象的口号,不是水中花镜中月,而是一种治理模式。它是要守住的制度红线,是人民权利的保障。

今天是国家宪法日,我国从2014年开始将12月4日定为国家宪法日,以立法形式予以确定。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确定“宪法日”意义重大。因为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无规矩不成方圆,国家无法则乱,家无法则衰,同学们,让我们首先从校规做起,规范自己的日常行为走出校园后不仅自己始终遵纪守法,还要把法制意识宣传给周围的人。让我们共同为实现伟大中国梦,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