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市第一中学
2016年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年活动实施方案
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学工作,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为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学校决定2016年开展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年活动,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开展“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年”活动为载体,以提高教师素质为核心,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突破口,以课堂教学改革和课程改革为主线,以现代教育技术为手段,以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为目的,分析现状,研究策略,强化薄弱环节,规范办学行为,积极探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新思路、新途径和新办法,促进学校教学质量均衡、稳步提高。
二、目标任务
通过活动的开展,组织和引导教师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和现代教育思想,更新教学观念,开展课堂教学研究,掌握课堂教学艺术,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改革课堂教学方法,创新课堂教学方式,推动校本教研活动深入开展,营造“向课堂要效率”、“向课堂要质量”的良好教学环境,着力提升教师课堂教学的能力和水平,打造一批有特色、高效率的典型课堂,促进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三、组织领导
组长: 史本泉
副组长: 张利波 田效方
成员: 纪玉红 张建全 李新城 刘永信 姜晓军 杨栋
赵吉山 马占武 董海峰 程志伟 各教学组长
四、实施内容和措施
(一)加强学生常规管理,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学管处、各年级部、各班级制定切实可行的学生管理计划,
加强学生的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学风,积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不断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除此之外,还要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1. 强化学生学习品质与习惯的培养。
各教学组教师及班主任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良好
学习品质与习惯的培养,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和学习效率的提高。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专心致志、踏实刻苦、不惧困难、惜时如金、勤学好问、独立思考、自主探究、敢于质疑等品质与习惯。
2.加强学生的学法指导。
所有老师要注重学生心理及学习状况的研究,强化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要通过日常课堂教学渗透、个别指导、学法指导报告会、经验交流会等形式,使学生形成科学的学习方法,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能力。
(二)注重教学工作的总结与反思,不断提升课堂教学水平
教务处、教科室、各年级部组织各教学组,认真反思、研究目前教学过程存在的共性问题,分析影响教学效率的因素,根据学科、年级、学生的不同特点,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目的,制定课堂教学改进措施。
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研究分析:备课、学情分析、三维目标确定、教学内容选择、教学环节设计、教学活动设计、教学问题设计、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设计、学生学习方式、学法指导、师生合作交流方式、学生作业处理、训练与检测手段、学生能力培养、学生评价、针对性辅导与弥补等。
(三)强化师资培训,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各职能部门将采取多种方式、利用多种平台,在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管理、业务知识、现代教育技术等方面,创造条件为教师提供进修和培训的机会,不断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积极促进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发展,保证教学质量的持续提高。
(四)加强教学常规工作管理,规范教学行为。
1.与年级部共同督促各教学组教学计划的落实,实施跟踪检
查制度。
2.教务处与教科室、各级部配合加大对《东营市一中教学基
本规范》、《东营市第一中学教学常规》、《东营市第一中学课堂常规》等教学要求落实情况的检查力度。教研活动、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训练、辅导、考试等教学环节,严格按照上述制度的要求执行。各教学组老师要自觉遵守有关教学制度,积极打造高效课堂,不断提高课堂效率,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3. 严格控制学生作业量。
为解决学生日常及假期布置作业过多的问题,各年级部要制定具体方案,同时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所有老师应充分认识课业负担过重的危害:学生学习兴趣减弱,学生的能力培养和健康发展受到严重制约,应树立整体效益观、大局观,不争抢时间,将内耗减小到最低;二是作为第一责任人的教学组长要严格控制本组作业布置量,增加学生消化、反思的时间,保证学生的持续发展;三是各学科组要精选作业,布置可选择性作业,禁止布置机械重复的作业,充分发挥作业的功能;四是各年级部要严格控制各科作业印刷量、布置量,每天各科作业布置总量不超过2小时,同时不定期进行学生问卷调查,将作业布置项目纳入学科组考核,对违反规定的学科组和教师予以处罚。
4.抓好教学常规检查工作。
①课堂教学行为检查。教务处、教科室每周组织人员采取不定期方式对老师的日常教学行为进行检查,包括是否按课程表上课、是否按上报情况进行教研活动、是否按上报情况进行听课、课堂教学组织情况等,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通报。
②常规教学资料检查。不定期对各年级部老师的教学资料(教案、作业、听课情况等)进行检查。
③听课制度落实情况的检查。各教学组每周安排1-2人执教公开课,教师每周听课不少于2节(可跨年级、跨学科听课),以教学组为单位,按规定的模板在每周周四下午下班前将听课情况上报教务处。
(五)积极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打造高效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各教学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原则,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学习方式,彻底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现状,打造“民主、和谐、开放、活跃”的高效课堂,形成具有“轻负、高效、优质”的课堂教学结构模式。
2.积极吸取先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各学科组老师要坚持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积极学习和吸取外地已取得成功的教学管理理念和课堂教学经验,坚持“以学定教”、“先学后教”的教学思想,把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作为课堂教学的突破口和切入点,努力探索适合本年级、本学科的教学方式方法,切实提高课堂效率。
3.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教学手段。
各学科组老师要充分发挥多媒体的功能优势,坚持“实用”和“科学”的原则,把握好使用的时空,力求实现课堂教学的大容量、快节奏、高效益,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六)深化教研工作,提升教育科研水平
1.进一步提高教研活动的质量。
教学组常规教研活动要注重实效,杜绝走过场的形式主义,
教学组长应该发挥核心作用,认真组织、积极思考和谋划每一次教研活动,教科室将加大常规教研活动检查的力度。开学初抓好各项计划的制定工作,学期中抓好计划的落实和监督工作,学期末抓好各项工作的总结和评价。
2.进一步丰富教研活动内容。
各教学组教研活动要聚焦“课堂教学”,除搞好常规的集体备课、相互听评课活动外,还应注重以下方面的研究:课堂教学改革、先进教学理念的吸取、青年教师培养、高效课堂研究、学生心理特点分析、学法指导、学生能力培养、学生评价、针对性辅导与弥补等。
3.充分发挥各名师工作室的作用。
化学、生物、地理名师工作室成员,要在教研活动中发挥好示范引领作用。
4.继续开发部分校本课程,完善学校校本课程体系。在已经开发20多门校本课程基础上,结合学校和学生实际,再组织人员开发部分校本课程,完善校本课程体系,初步形成人文类、科学类、艺术类、体育与健康类、人生规划类、社会实践类、生命教育类、德育教育类、社团活动类、传统文化类、国际视野类、综合类等12大类校本课程体系,努力实现校本课程的特色化。
5.继续抓好课题研究。
做好已立项课题的研究与管理工作,并鼓励教师积极申报课题,围绕学科教学的热点、难点问题积极开展课题研究,提高学科教学的科技含量,促进教师教育科研水平的提升。
(七)组织有关教学活动,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1.制定《东营市一中2016年课堂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年活动实施方案》,并组织相关活动。
2.制定《东营市一中课堂教学开放月活动实施方案》,继续在高一、高二年级部开展课堂教学开放月活动,推进家校合作的实效性。
3.为积极推进和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全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师的教学水平,在高一、高二年级部举办课堂教学改革展示课活动。
4.继续开展“一师一优课”和“一课一名师”活动,积极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5.开展优秀教学论文评选活动,不断提高教师的业务理论水平。
6.各年级部开展好青年教师优质课比赛、师带徒汇报展示课、名师示范课、名师论坛等活动。
7.认真组织学生对教师教学情况的评价工作。
五、实施步骤
活动共分三个阶段:启动阶段、实施阶段、总结阶段。
第一阶段:启动阶段(2016年3月)
主要任务:制定方案、学习动员。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6年4月-2016年11月)
主要任务:按方案精心组织各项活动,搞好过程管理,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进行调整,保证活动有序进行。
第三阶段:总结表彰阶段(2016年12月)
主要任务:总结成功经验、反思问题与不足、表彰先进集体与个人。
东营市第一中学
二〇一六年三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