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市第一中学
2012年语言文字工作总结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维系我国国家的文化纽带和精神支柱,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一种象征。学校是专门进行教育的机构,是传播文明的重要场所,理所应当成为运用语言文字最规范的地方,成为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的基本阵地。加强语言文字工作的管理,积极开拓新的工作思路,组织新颖多样的师生活动,创建新的学习工作平台,是使这项工作深入开展的保障。基于以上思考,现就我校2012年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总结如下:
一、语言文字组织管理工作
我校始终把语言文字工作作为学校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坚持把语言文字工作与学校各项常规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强化管理,职责明确,有一定成效。
1.语言文字工作网络健全,各部门积极配合开展工作
一是成立语言文字工作小组,校长史本泉任组长。全员参与、齐抓共管,分工明确。
2.将语言文字工作纳入到每学期的学校工作计划中。语言文字工作小组,做到有计划、有检查落实、有总结。加强师生语言文字规范使用的培训、检查、评价工作,制定学校语言文字工作计划,整理相关资料,总结有关经验。在创建过程中在校务会议上专门研究部署语言文字工作,制定具体可行的专项工作计划。
二、建章立制,完善管理,保障学校语言文字工作顺利开展
1.建立健全语言文字工作制度
深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通用语言文字法》和《贯彻<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实施办法》。要求在岗教师必须持相应等级的普通话合格证书才能上岗,从而使学校的语言文字工作有章可循,落到实处。
2.加强对学校语言文字工作的考核管理
学校将语言文字工作纳入教师教学考核之中,纳入学生的培养目标,纳入学校课程标准及教育教学活动之中。我们不仅要求教师将普通话作为职业语言,而且要成为生活语言、家庭语言。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教案、批改学生作业情况都成为考核教师工作水平和质量的重要指标。学校明确要求,教师进入校园必须讲普通话,在板书、批改作业及书写评语中,必须使用规范字。学校把提高学生语言文字规范意识和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纳入学生素质教育培养目标,纳入教育教学和学生技能训练。如,在高一年级开设写字课,在学校开设经典诵读课外兴趣组队。学校要求语文教师在学科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规范化的教学、训练,重视培养学生使用字典的习惯,提高使用汉语拼音识字正音的能力,指导、督促班级的板报工作。通过上述努力,学校将语言文字工作相关要求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加强了学生普通话训练和书写规范字习惯训练,提高了学生的文化素质和文化修养。
三、建设良好的校园语言文字规范化宣传环境
1.搭建网络平台,开辟“语言文字”专题频道
我校加强校园网络建设的过程中,十分重视利用网络平台促进语言文字工作。经过精心策划和准备,我校校园网开设了“语言文字”频道。通过这一频道,师生可以从学校网上及时查阅国家语言文字相关的方针政策、学校语言文字工作制度、测试达标情况等信息,了解学校相关语言文字工作的新举措等。为我校进一步开拓语言文字组织和宣传工作提供了新的阵地。
2.发挥广播站作用,加强语言文字规范的宣传示范工作
作为向全校进行普通话和规范用字的宣传措施之一,我校每学期进行关于推广语言文字规范主题广播,这一举措,提高了学生主动学习和使用规范语言文字积极性,加强了学生维护祖国语言文字纯洁性的责任意识。
3.在班级黑板报上开辟专门的 “语言文字角”。利用黑板报阵地,引导学生加强对祖国语言文字的历史和发展过程进行探讨和交流,开展书法展示、古诗品读等活动表现祖国语言文字的意蕴丰富与结构完美,激发了学生对祖国文字的自豪感。
4.融合校园文化建设,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学校走廊、楼梯口等处张贴语言文字宣传标牌;教室里的班规、评比栏、板报等用字规范,班级文化建设也体现了语言文字规范化的良好氛围。
四、搭建平台,丰富活动,提高师生语言文字规范化水平
学校将语言文字工作落实在教育教学常规工作之中,通过在师生中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不断提高师生语言文字规范化语言文字工作水平。
1.教职工中广泛开展“讲普通话、写规范字”活动
普通话是校园语言,也是教师的职业语言,写规范字是教师教学的基本要求。
一是通过教职工大会、集中培训等形式,组织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通用语言文字法》等法律法规知识,增强教师用语用字规范化意识。校领导班子身体力行,带头使用普通话,接受教师学生监督。向全体教师发出“说普通话,写规范字”的倡议,营造校园用语用字规范化氛围。
二是在常规教学工作中,通过对学生作业随机抽查、教案定期检查、教学基本功检查等,提高教师规范用语用字的自觉意识。
三是组织教师开展了朗诵、演讲、经验交流等活动。如“教师普通话朗诵比赛”、“青春 奉献”主题演讲比赛等。
2.在学生中广泛开展“讲普通话、写规范字”活动:
学校近几年在学生中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语言文字活动。如,在校园文化艺术节活动中,组织学生开展了课文朗读及古诗词吟诵比赛、各班讲故事比赛、主题读书演讲比赛、写规范字比赛等等。这些活动地开展极大地促进了学生“说普通话、写规范字”水平。学校各班级之间每学期还开展了用字规范化纠查工作,达到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目的。每年全国“推普宣传周”活动,学校精心规划、科学组织,开展形式灵活多样,内容丰富多彩的活动。如:开展了以“讲普通话、写规范字”为主题的手抄报、结合语文教学开展课文朗读及学生普通话大赛;学生硬笔字比赛;组织学生开展了“啄木鸟”专项行动,立足校园,班级组织改错别字比赛等活动,深入社会对门牌广告、宣传标语进行用字规范性地查找。这些活动的开展,强化了学生讲普通话、写规范字的意识。
多种形式的教育和实践活动极大地丰富了语言文字工作的内涵,提高了学生规范使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增强了学生推广规范使用语言文字的使命感,体现了我校语言文字工作的实效性。
此外,我校语言文字工作的开展仍存在着很多不足:
1.有个别老师在日常教学中会使用一些不标准的普通话。针对这种情况,我校会在日后加强相关宣传,让老师增强普通话训练的意识,力争在以后实现用完全标准的普通话进行课堂教学。
2.我们的一些老师和学生偶尔也会出现用字不规范的情况,使用繁体字,不规范的简化字等等,针对这一情况我们也会加强宣传使用规范字的力度,进行一些相关的“啄木鸟”活动,树立使用规范字的意识,培养使用规范字的习惯。
3.在宣传、管理上还存在着时紧时松的现象。在今后的工作中必须加以克服,要真正做到常抓不懈,抓出实效。
随着语言文字工作的深入开展,我们意识到“讲普通话、写规范字”是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必然要求,为此我们已经我们做了许多相关工作,但是我们也意识到我们做得还很不够。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有责任、有义务提高自身的语言文字规范意识,使我校语言文字工作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并有所创新。
二〇一二年十二月十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