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说李白
发布人:2003级18班 宋欣颖 发布时间:2005-09-01 点击量:
一直以为,李白是我国诗歌史上最不平凡的一位诗人。
他的诗不拘前人章法,自成一格,不屑于古体诗工整的对仗和细微的雕琢,以大刀阔斧的气势和辽阔的意境表现出雄奇浪漫的诗风;他的人英气勃勃,狂放不羁。他爱豪侠隐士,遂隐居求道;他爱自然风物,遂游历名山大川;他也有远大的政治抱负,一心想学“黄霸之术”,为朝廷做一番事业。如此脱俗出世之人,自然我也不敢妄加评论,只好“戏说”了。
身为皇室后裔的李白,没有为身世所累,反而在避祸胡地的十年生活中养成了一般汉人所没有的狂放性格。他浪迹天涯,以剑为伴,以酒为友,不求富贵,不图名利。他年少时入大康山,跟随赵征学习剑法和“黄霸纵横术”,在那里,他第一次领略到了剑法的奥妙,第一次感叹于前人因萎靡诗风带来的憔悴与忧伤(初读陈子昂)。后来又到峨嵋山与东岩子一起生活,他学东岩子引颈长啸招来成群的飞鸟,悠然自得的嬉戏于瀑布清泉之中,与蜀僧弹琴畅饮……虽然自恃得意,但在后来的游历中看到崔颢的诗时,却也自叹不如;虽然才华横溢,却不被赏识,但他仍然坚定地相信“大鹏一日同风起,抟摇直上九万里”,坚信自己的雄才大略有一天会得到施展。从这一点讲,李白该是个预言家:在此后的10年里,他故地重游,仅用了不到崔诗一半的文字数便胜过了崔诗,便是那首有名的“故人西辞黄鹤楼”;在寻访元丹丘时,他们一起痛饮狂歌,兴到极致,他便仰声高呼“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狂放自由的生活让他不免有些好酒颓废,然而一首《将进酒》却也有气吞山河之势,鬼斧神工之魄.此后,他又远别妻子,搭救郭子仪,痛斥李林甫,遇见贺知章,直至被荐入宫,实现他的大鹏之志.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蒙玄宗皇帝征召,李白怀着满腔的政治理想,一心期待能够效仿大鹏展翅翱翔。进宫后,果然是万千宠爱,御手调羹、力士脱靴,也因此得“谪仙”美称。然而李白并未因此加官晋爵,却只是终日饮酒作乐,过着纵情疏狂的诗酒生活。杜甫后来的一首游戏之作“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将李白这一时期的生活状态抒写的极尽形象。
然而,宫内的奢靡生活并没有长久。在追逐宦途的两年里,他看透了朝廷的腐败、官场的黑暗和小人之间尔虞我诈的险恶以及玄宗皇帝的刻意疏远,他开始厌恶了这些世俗的名利追求,向往超脱的“诗仙”生活了。好一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真是李白这一生抱负与追求的真实写照。
有人说,李白是因为小人谗言中伤、玄宗皇帝刻意疏远,因此“狐狸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为图个清高名声才摒弃仕途的。对此,我不敢苟同。李白的一生,是诗人、神仙、豪侠、隐士、酒徒、流浪者的总称,他一生在现实与理想的冲突中,在不知胸中块垒是什么的矛盾中,或借酒消愁,逃避酒乡;或寄情山水排遣忧愤以自娱。遗憾的是,最后误入肃宗和永王的王位之争中。这似乎是命运的玩笑吧。“玄武门之变”中侥幸得以避祸胡地,晚年却又被卷入一场王室的骨肉相争,最终流放夜郎。
如此具有传奇色彩的一生,如此才华横溢的一个人,真像一场华丽而充实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