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12日 星期一 农历 乙巳年(蛇)四月十五

悲惨世界里的纯洁与善良

发布人:高2003级17班 空灵澈    发布时间:2005-09-01 点击量:

《悲惨世界》是一部诗史性小说,也是雨果一生创作的代表作。全书分为五部分,主人公冉阿让一生的遭遇构成了全书的主要情节。 冉阿让本是一个淳朴善良的人,失业和生活的窘迫使他偷了一块面包,结果不公正的受了十九年的苦役,黄色的护照使他离开了监狱,但仍然背着罪人的身份,受尽了屈辱和不公平的对待。可以想象,在这19年非人的折磨中,他变得粗暴、野蛮、老气横秋,心中的罪恶逐渐占了上风。 出狱后,他到了狄涅城,仁慈的主教米里哀收留了他,正如书中所写,“米里哀主教从来总是正直、诚实、公平、聪明、谦虚、持重的,好行善事、关心别人,这也成为他的一种品德。”对于冉阿让,他也同样的接待了。而面对银器的诱惑,冉阿让终于又失控了……被捕后,主教没有责备他,反而告诉警察那是他送给冉阿让的。面对这非凡的宽厚和惊人的慈爱,冉阿让的心灵受到巨大的震动,就像一种轻柔的声音在心海中回荡,泛起层层涟漪,沉睡了19年的善良被唤醒了,冉阿让流下了眼泪,从此冉阿让消逝了。正是“人之初,性本善”,每个人的心底都存有善念,当一个善良的心在浑浊的世界里久经浸泡时,那份善念并不会消融,而是尘封了,期待着再一次被唤起,享受清新的空气…… 后来,冉阿让到了海滨城市蒙特漪,改名马德兰。凭着他的胆识和才能办工厂,改革技术,逐渐成为那里的首富。由于他乐善好施,受到人们的尊敬和拥戴,从而在一次竞选中当选为那里的市长。要知道对于一个做过19年苦役的犯人,出狱后人们的冷嘲热讽以及百般屈辱已使他万念俱灰,要让他重新燃起对生活的信心和勇气是何等困难,若要洗心革面,一切从零开始,取得如此成绩,更是难上加难,而所有这些,他,冉阿让,都做到了,更重要的是他找到了自己遗失已久的尊严和人们的尊敬,生命之光又闪亮了起来。 就在这个时候,警官沙威暗地里调查着这位市长,他怀疑他,时时盯住他。也正因为沙威的存在,使冉阿让的生活更加惶惶不可终日。再后来,冉阿让救出了可怜女工芳汀的小女儿珂赛特,一个陷于水深火热之中,在德纳第夫妇那里饱受煎熬的小女孩。当我们还来不及擦拭同情的眼泪的时候,看到可爱的珂赛特脱离火海,就会让我们愤愤的心情稍有安慰。 经历了又一次被捕,又一次逃离,冉阿让从阿拉斯逃到巴黎郊区,又逃到一座修道院,而那阴魂不散的沙威仍是不放过他。他改名割风,在修道院中作园丁,勤劳且本分的过着平静的生活,然而苦难与逃离依旧潜在他的生活中…… 珂赛特渐渐的长大了,她与军官彭眉胥的儿子马吕斯,也就是后来继承父亲遗产的男爵相爱了。冉阿让苦难的一生,从没有接受过亲情的关爱,是珂赛特的陪伴,像天使一样一直待在他的身边,给他的精神极大的安慰,而当他知道珂赛特的情思的时候,他陷入了一种极复杂的感情世界里,他离不开珂赛特,离不开他的天使,可是,毕竟他不能牵绊他心爱的孩子一生的幸福啊! 终于,冉阿让在珂赛特的身边安详的离开了人世,他衷心地祝愿她的孩子能够幸福。 作者对冉阿让给予了深切的同情,他勤劳、善良、淳朴,可恶的命运却一次次的捉弄他。的确,“对于劳动人民来说,资本主义社会就是她们的悲惨世界,而那些所谓的法律和警察制度不过是资产阶级用来镇压劳动人民的工具罢了!” 其实,善与恶之间并没有存在一条难以逾越的鸿沟,也并非所有的善恶都会得到应有的回报,善与恶的界限不过是一念之间。有时候,我们的社会也是创造罪人的源头啊,就像我们可怜的冉阿让,只因生活的逼迫偷一块面包被捕,就不公正的受了19年的苦役一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