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龙卸甲——英雄的痛
发布人:06级21班 刘凯旋 发布时间:2006-11-30 点击量:
南乡子•英雄叹:
昔年长坂坡,只为救主金戈,单骑冲突无人为,胆魄。百万敌寇奈我何?
光阴独蹉跎,自发苍颜终困我,谁知英雄空寂寞?哀叹。纵横四海又如何!
至今仍记得,我在读到赵云故去时写的《英雄叹》。不知为什么,这种伤感在“三国”之中只在两个人故去时有过,一个是一代贤相孔明,另一个,便是赵子龙了,当“过五关斩六将”的关云长身死东吴,我说“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当张飞因偏将叛乱而死时,我说“为人以私情而凌于军法之上,死何足惜”。可是,当那位所向无敌,视三十二万曹军如无物的将军,当那位令西川诸雄闻风丧胆的将军,当那位“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将军故去,我竟流下泪来,竟近乎幼稚地为古人流泪。我甚至许了一个愿,让老天再给他十年的时间,五年,三年……
可是,他对我说,他不想。我惊愕:“为什么?做一个‘见龙卸甲’,威扬四方的英雄不是很好?”他苦笑,一声轻叹,“英雄最无奈,世上人人都渴望成为英雄,却不会明白英雄的痛。”因为他是“见龙卸甲”的英雄,打胜仗便理所应当,打败了,便是英雄莫大的耻辱了,便称不得英雄。因为他是“见龙卸甲”的英雄,他必须恪守大义,在面对自己心爱的人时,只一句“大丈夫何患无妻”就毅然离去。因为他是“见龙卸甲”的英雄,他必须主动请缨,尽管他早已年老,早已力不从心。
三国之中,不知多少武将都在赵云枪下“卸甲而亡”,也正是这一次一次“见龙卸甲”成就了赵云一世英名,可是,他也要“卸甲”,他要卸下那一身“名利甲”,卸下一身“血腥甲”,卸下一身压了他四十二年的“英雄甲”。
他的甲,除他自己外,又有谁卸得下呢?在此甲下重压四十二年,无怪他会累。
这回叹气的是我了,子龙如此,不知世间多少豪杰,也有如此无奈。
一觉醒来,人物忽地不见了,原来是梦一场,都知道梦是假的,可是,梦真的是假的吗?
编后:
“三国人物”是我们很多同学耳熟能详的,刘凯旋同学这篇文章写得视角独特,引人深思,也为我们解读三国人物提供了借鉴。欢迎有兴趣的同学多投这类人物评论的文章,尤其欢迎有独特见地的人物评论。这种写作有利于提高我们对文学人物的理性思考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