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11日 星期日 农历 乙巳年(蛇)四月十四

千古长歌

发布人:06级10班 刘凯旋    发布时间:2007-09-29 点击量:

他出身于贵族世家,却不像别的纨绔子弟只会玩物丧志,他不甘于安逸的生活,却勇敢地为了自己的国家去搏击风浪,二十余年的流放,他并未怨天尤人,他一如既往地爱着他的国家。 然而,命运总是如此多劫,君王无道,国破家亡,他最后的希望也被残酷的现实击碎了,他长叹一声,没有犹豫,他将自己献给了这汩罗江的波涛,这汩罗江的风浪,他终于在他热爱的土地上安息——他,就是屈原。 人们赞扬他的气节,也为他叹息,为他不平,然而在这叹息与不平之后,人们更多的是不解:这么做,值得吗? 我知道为什么问,都知道“识时务者为俊杰”,既已明白君王无道,为什么还要死心塌地地做他城池下的一块沙砾?为什么不去“弃暗投明”,正所谓“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事”啊!况且建功立业也是屈原的梦想与追求。 他们认为屈原太极端,古语云“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屈原大可以号召天下楚民,抗击秦国,大不了来一个鱼死网破,但只要还活着,就有希望,他们说死了就什么也没有了。 但我要说,屈原之死,虽死犹生! 我知道,屈原是个爱国的政治家,而一个政治家的首要准则就是要热爱自己的国家,热爱这个自己生长的地方,就要热爱它的人民,那是与他同患难的兄弟姐妹,是的,屈原如果背国而去,自己也许会真的建立起自己的功业,但同样也会丢失这一个准则。宁死而不负大义,这就是屈原气节。他知道君王昏庸,但他尽力让他的君王醒悟,至死也没有弃国。何其高义!但我也清楚,当楚国国都被攻破,他心里最后一丝希望也没有了,他的心也随破城之声而碎了……心既死,身何存焉?他在此时完全可以倒伐相向,但他没有,他将自己的一切,给了楚地的云梦大泽。是啊,心死了,即便不投江,屈原也是已死之人,因为国破家亡,虽生犹死。但他不后悔,他的灵魂永存! 屈原没有成为辅佐君王一统天下的人,但千年之后人们仍记住他,他投江去了,但他精神永在,气节永在。五月初五是他的永生之日,这一天亿万人为他祈福。屈大夫,安息吧!你的灵魂与气节,将如你的《离骚》一样,是一首永远的歌,是我们后代人永远记住的一首千古长歌! 汩罗的浪涛中,你将万古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