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我汉魂
发布人:05级12班 王卫卫 发布时间:2007-09-29 点击量: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广袖飘飘,今在何方。
几经沧桑,几度彷徨。
衣裾渺渺,终成绝响。
我愿重回汉唐,再奏角徵宫商。
着我汉家衣裳,兴我礼仪之邦。
我愿重回汉唐,再谱盛世华章。
何惧道阻且长,看我华夏儿郎。
--《重回汉唐》
歌词真的很美,美得让人心疼。歌中男声沧凉却又雄壮,传达出一种源自远古时代的刻骨铭心的记忆。重回汉唐,谁不愿意?
如果说,唐以后的中华民族退化成了温顺的绵羊,那么唐前的中华民族则是充满野性的狼。身着汉家衣裳,借我一匹骏马,我愿于夕阳中扬鞭,穿越历史的尘埃,飞向汉唐--那个充满中华魂的世界。明知不能却不愿打碎这个幻想。
“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之为夏;中国有章服之美,谓之华。”我们华夏儿女原本就有属于自己的衣服,这是我唯一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精神寄托。遗憾的是我自出生至今日却从没有穿过也没亲眼见到别人穿着汉服。这么美的衣服,我们为何不穿呢?很多人都有这样那样的理由。最常见的理由是:汉服虽美,但制作起来却相当繁琐,而且汉服太笼统太笨重了,根本不能适应现代快节奏的生活方式。相比于西服,淘汰是理所当然的。真的是这样吗?日本的和服也很麻烦,丝毫不亚于我们的汉服。但在日本,几乎每个人都至少有一套正规的和服,在节日中的日本,大多数人会郑重虔诚地穿上和服,在中国,也恐怕只有拍古装戏的剧组中才能找到几件变了味的所谓“汉服”吧!
我们并不要求时时刻刻身着汉服,这也不现实。但当庆祝只属于我们的节日时,身穿汉服则是对我们自己的一种尊重。作为华夏儿女,秉承汉魂是一种责任!就如同我们不能选择自己的父母,面对汉服我们也没有讨价还价的资本。这让我想起了前段时间的祭拜大禹,仪式确实隆重,但却显得有点不伦不类。既然祭拜我们自己的祖先,穿汉服是理所当然的,西服与祭祖这一图景总显得有点格格不入。终于,华夏好儿女发难了,他们在社会上奔走呼吁,虽然人数不多,但听着仍让人兴奋。华夏儿女似乎天生与汉服有着某种暗和,尤其是华夏女子,当她们身穿汉服时,举首投足间展现着古典韵味的美,宁静典雅如同天外飞仙。同样,也只有我们才能把汉服的美展现得淋漓尽致。即使是在与汉服隔绝几个世纪的情况下,汉人也可以与汉服达到人衣合一的境界。这不是偶然的。
着汉服不是目的,这只是一个开始。我们要做的还有很多很多。
在社会生活水平飞速提升的时代,我们离汉魂却越来越远了。终于,有人提出要修改我们的图腾,要废除我们的中医,甚至发出“中医乃最大伪科学”的“豪迈宣言”。我已不屑于同他们争论,我为自己是龙的传人而感到骄傲,我也为自己在生病时能够受到中医药的恩惠而暗自庆幸。这些早已渗入到我们的血液之中,他们要废除的岂止是中医和龙,恐怕他们早已忘了自己的本源了吧!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当“我们的端午节在名义上不再属于我们”这一消息传来时,各种愤愤不平之声就不绝于耳了,紧随其后,韩国又要把我们的中医即他们的“韩医”变成摇钱树了,又一场轩然大波被引发,多数人持反对态度,在这些反对者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对于端午节和中医并不十分看重,或许他们从不过端午节,从不在生病时去看中医。但是当原属于自己的东西被别人偷去时,任谁也不会忍气吞声心甘情愿的。他们并不懂得端午节不仅仅是一个节日,中医不仅仅是一项医术,这里面还有一种精神,这是我们的国魂,融会着我们的民族精神。
这一场风波也让我们看清了原来我们已好久没有正式的真正的庆祝我们的节日了,清明的雨水、端午的龙舟、重阳的菊花离我们越来越远,我们已好久没有抬头观看头上的一轮明月了。
虽然很多人认为但凡被列入拯救范围的事物基本上也就意味着这一事物离灭绝消失没有几步了。近来,复兴汉服拯救汉魂的呼声日渐升高,我不知该喜该忧,但有开始就有希望,我只愿人们能认真地对待每一个传统节日!
端午节快要到了,希望我们记住的不只是吃粽子和赛龙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