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的英雄
发布人:2003级17班 宋拯 发布时间:2006-02-20 点击量:
姥爷走了。重阳节那天。也许冥冥中真有着一股什么力量操纵着天地,万物在自己的轨道上运行,直到最后那一个完美的结束。重阳节,姥爷出生的日子。
重阳节中午,正好是12点钟,一天当中阳光最辉煌壮丽的瞬间,姥爷走了。秋高气爽,万里无云的天气里,姥爷走得坦坦荡荡。
但我总觉得他没走。好像他还穿得整整齐齐地要出去打门球,骑着小木兰,戴着草帽,神情温和。我记得他喜欢种菜,喜欢背着手在菜地里转来转去,再不就是牵着我的手带我去逛大街。那时候,我看他都得仰着脸,他在我的脸上亲昵地拧一下。然后买一个大红色的气球,小心翼翼地系在我的手腕上。咱们回家吧。他拍拍我的头,拉着我的手,轻轻地说,咱们回家吧。
知道他去世的那一刻,胸中好像什么东西断了,然后一丝凉意慢慢地荡漾开来。怎么说走就走?我的脑筋忽然不清楚了,他昨天不是还在吗?不对,错了,完全搞错了。这时我才明白,不是所有悲伤的时候都能记得起眼泪。我忘了怎么哭。
姥爷死于肺癌。他年轻的时候,扛着枪踏遍了大半个中国,打仗打下了一身毛病。他从不提有关战争的事,我从没在家里见过有关战争的任何痕迹,甚至他的军功章。他也许认为,战争根本不值得拿来炫耀,战争岁月终于走远了,那就让有关战争的一切都走了吧。大家都好好地过日子,不是很好么。他一直沉默着,从默默转业,来到这块在当时几乎可以被称为赤贫的土地上,到默默地离开,自始自终,完成了一场长达几十年只有一个人的战役。
那天去殡仪馆,看见他躺在玻璃棺中,安详地睡着。身上盖着面党旗,那是他一生的信念。我觉得他只是睡着了而已。我发了疯似地想去把他摇起来。起来了,姥爷,咱们别躺在这里好不好?咱们回家吧,姥爷,咱们回家吧……我站在他身边,终于失声痛哭。妈妈说,跟姥爷说说话吧,他一定听得见。我捂着嘴尽量不哭出声。姥爷,你教我的我都记住了,姥爷,你怎么就这么走了?姥爷,你走了谁还领着我去逛街啊!姥爷我把你给我买的红气球丢到哪儿去了……
不知道是谁,开始念悼词。我这才知道姥爷打过七十多场战役,我这才知道我们学的渡江战役里有我的姥爷,我这才知道当年在上海街道上躺着整整齐齐的士兵中也有我的姥爷……我这才知道,姥爷这几十年的沉默最真实的份量。
泪光中,我忽然看到殡仪馆的窗外飞来一只白鸽,白得耀眼。殡仪馆里摆满了花圈,台下黑压压一片的人。他们是来向这位安详的英雄告别的,看他在沉静与安详中完成最后一次超越生命的壮丽。就在这一刻,所有的人都知道,他是个英雄。
殡仪馆的工人把姥爷抬上了推车。我无法动弹,只能狠狠地掉眼泪,姥爷再见,姥爷再见,这是最后的告别。我的姥姥,和他相伴走过一生的人,哭得几乎站不住。我知道,姥爷从来就不是个不负责任的男人,他和肺癌斗争了七年,几乎每一天都过得艰苦卓绝,可他从不认输。他一生没有向谁低过头,平稳镇定地走完了最后的时刻。他和姥姥完成了“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爱情,完成了对两个女儿和两个外孙女的亲情。他都完成了。
姥爷被安葬进烈士陵园。我想,有谁在仰望人民英雄纪念碑时会想到这里也有我姥爷的一缕英魂呢。姥爷刚被推走,那只白鸽头不回,直冲进蓝天。姥爷真的走了。
我无法释怀姥爷的沉默。中国也许是那些将军元帅用赫赫战功堆起来的,可也更应该是这些默默无闻的老兵们用肩膀扛起来的。这些老兵们为了信念与信仰,用沉默的肩膀,迎风接雨,然后在沉默中离去,却依旧没有倒下,他们的一生都在为捍卫信念与信仰而战,一直拼到底,这场只有一个人的悲壮的战役才徐徐落幕,哪怕无人喝彩。
姥爷走了,在重阳节到来,在重阳节离开,出生时天高地迥,离去时地广天宽。他的一生坦坦荡荡,正如这天朗气清的金秋。也许当个英雄不难,难在成为英雄后却依然沉默,他做到了,他才是最值得骄傲与赞颂的。
再见,沉默的英雄。
后记:从殡仪馆回来,下午还要去上学。走在路上,金灿灿的枯叶骄傲而庄严地在秋风中飞舞,悲壮却毫不犹豫地离开。两个小学生笑着从身边跑过,口中嚷嚷着神舟六号。我凝望着湛蓝公正的苍天,微笑。那血雨腥风的日子,那个年代,那些人,已随风走远。
深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