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再给我讲“棋如人生”
发布人:08级19班 冰茗 发布时间:2010-10-21 点击量:
生 “马走日,相(象)走田,炮打隔山(子),车走‘一溜烟’,兵卒只能行一步,过河横走进向前。” 又一次不自觉地念起了这首烂熟于心的棋谣,已不记得在这之前有多少个场合,它们像现在这样被毫预兆地脱口而出。我对此事的解释是,太熟了,或是因为它和某些重要的记忆生长在一起。一旦念出口,紧随而至的就是覆盖脑海的爷爷的音容笑貌,龙其是热天里,他身着溻了汗的白背心,得意地喊出一声(照)将,手起棋落。那时暑假爷爷被接来我家住,爸见他闲极无聊,偶有发呆出神,就半开玩笑半正经地让我学象棋,和爷爷对弈,开辟一条让他乐呵点的途径,虽然只是建议,我却在众人惊讶的眼神中接纳了。如果不是因为爷爷,我可能一辈子不去碰象棋这种东西。我一直觉得,它似乎和男孩子喜动喜胜的性格更搭配些,如果说当初我对象棋是被动接触,现在对它,是真的颇有点钟情了,甚至有时候能在爷的诱导下从作战中提炼一些思想碎片,关于做人处事,总之是人生方面。爷爷的棋技可圈可点,毕竟他和象棋的的交情年头都大于我的年龄。开始和他对弈,我从不奢望赢他,像我这样的初学者,时常犯规或出谬招,有时因悔棋懑懑地生气。但是爷爷说,以棋会友,乐在其中。它虽是取材自古代战争,两阵对圆,争斗激越,却毕竟是游戏。倘是实地作战,那可真需审时度势,步步谨慎。就如在生活里,机会面前,每个人都应敢于争先,当仁不让,争夺对局中的主动权应是象棋对局的中心意识,所谓“宁舍一子,不舍一先”。如果能先发制人,使对方棋子被迫跟随,自己已占据了莫大的优势。但是若没有深厚的知识、策略、经验打底,一切都是妄谈。尽管后来开局时爷爷都是让我先出招,进行的过程中,我的棋仍是浑然不觉地被爷爷的棋牵制。所有棋子中,最居安乐地位的当属九宫城里的将(帅)。它们是最高领袖,根本不必出战,已有其它全部棋子拼尽性命来保护。爷爷说出这一番话时,我对此还颇有情绪,想战争里最该冲锋上阵作为表率的就是头领,如今在棋盘上却只求自保。也许有时候人们(包括我),都会像这些看似傻傻、地位居次的棋子,或者出于责任使命,或者纯粹是心甘情愿,拼其所有抗争,为的竟还是别的人或事。其实,(将)帅的寂寞也不轻,它们终场只限在九宫城里活动,仅能凭栏遥望天边和那无法触及的楚河一线,也许这就是拥有至高权力者的悲哀了。每个棋子出动时并不是随心所欲,而是被界定了一些行棋步法的。譬如,士(仕)在九宫城内只能斜行,不能平移,又如相(象)只限在己方区域内(界河一侧)活动不许过河。我时常因忘了步法而咒骂规矩。爷爷却总是眯眼笑着,对我说:“规矩是少不得的,若非这样,身份、职能、威力混淆的棋子,战斗力势必跌减。人无论走到哪里,也注定走不出‘规矩’二字。” 然而,行棋步法不是一成不变的,如兵(卒)在没有过河界时,只能向前走,过河后行动的方向增加到三个,向前、向左、向右,但是始终不准后退。当我们向着一个既定的目标前进时,不可避免的要受外界因素阻挠,我们的行动是被压制的、艰难的、迂缓的。一旦小有所谋,不利的因素随之减退,重登征途时也必灵便随意得多。当然爷爷也告诉我一个奉守不渝的信条,那就是不放弃,继续走。棋规定为不准后退,现实中也许没有人逼你不得回头、停止,那时就是命运考验我们意志力的时候了,它仅仅支配我们的一半行为,而另一半则留给我们自己。开局时,炮的威力不容小看,通常可以战胜空间之远的缺陷,“隔子发炮”;至于“残局马盛炮还家”,则是说马在中、残局阶段颇有力量,因而,善于忖度形势,斟酌利弊,以用智为首,辅之以实际应变,才不会留下般般种种的遗恨。车(居)是最强大的棋子,能一连控制十七个点,有“一车十子寒”之称。这种地位是与生俱来的,让它子歆羡,但往往本领还未施展,一不留神,被小兵、小卒或一只马给吃掉,可悲也已矣!输棋的次数虽渐多,胜利的欲望也随之强烈。北宋大文豪苏东坡说:“胜固可喜,败亦欣然。”我欣然了,也恨自己棋艺不精。从前爱怪爷爷不让负我,比方允许我悔一着棋云云。如今转念,慈爱如他,未必只是想借此提拔我的棋技,磨炼我的脾性耐心,未必期待他的孙女凭真本事赢他的那一天。这一切分明是爷爷的意图,只是即使后来他去了那个不可能回来的地方,我依旧是那个被他叫作“小笨”的手下败将。那个暑假,当我和他的最后一盘棋走完,我清楚自己的人生观有了良好的蜕变。之后些年,极少去看他,不清楚他的身体却也日我渐糟糕。也许爷爷风风光光地下完了他人生的一盘棋,然而我的心里却永远有了一个堵不上而存在着的漏风的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