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声的交流
发布人:高2004级23班 褚雅楠 发布时间:2005-08-01 点击量:
我的姥爷从四十岁开始就生活在无声的世界里,三十多年来,他还是像村里的其他老人一样,在田间耕作,在地头下棋。
从我会写字起,我就和姥爷进行无声的交流。
姥爷说话的声音特别大,我从小就喜欢听姥爷说话,那洪亮的声音里是无尽的慈爱,姥爷很疼爱我们这些小辈。
我们无声的把爱告诉他,他以洪亮的声音回答,给我们更博大的爱.
“伟伟,楠楠。拿上锄头除草去了!”常听见姥爷在院子里这样吆喝,把一把小锄头递给我们兄妹三个中最小的。那把小锄头是姥爷用卖了黄瓜的钱换的。哥哥用过,我用过,弟弟也用过。“种地很累,面朝黄土背朝天不如好好学习。”我们都明白他为什么让年幼的我们下地干活,也明白他为什么特意配上一把小锄头,更明白他为什么这样教育我们,他怕我们像他一样受种地的苦。
每当烈日当头,蝉鸣树梢,终于一缕微风飘过,玉米才欢快的摇摇叶子,大豆才从玉米的身后露出头来,看看白色的太阳。姥爷就会从地里摘几根黄瓜,用粗糙的大手擦去皮上晶莹的小刺,到机井边用甘甜的井水浸一浸,冲一冲,递给我们。那黄瓜的味道真是人间极品,“不渴了吧!”姥爷笑着看我们狼吞虎咽。
无论是麦香满天的夏秋,还是银装素裹的冬天,院子里,暖炉旁,我总和姥爷“聊天”,把我的,妈妈的,爸爸的生活情况告诉他,他总是满意地仰着头,笑着说:“很好,很好!”
我多想让姥爷听听我叫他一声“姥爷”呀!
去年暑假,我像往年一样回到了姥爷家。姥姥也开始聋了,大舅给姥姥买了助听器。姥爷看了又看,笑着去喂他的兔子了。我知道他很眼馋了——姥爷的心思总像个孩子,什么都写在脸上。
我拿着助听器,拉着他的粗糙的大手——我就是吃这双手种出的麦子长大的,那镰刀、锄头磨出的老茧厚厚的,硬硬的——我拉他进了屋,坐在了沙发上,在他面前晃晃助听器又指指他的耳朵,“给我戴?!”他高兴地问,我感觉到他像我一样期待。
我把助听器音量调到最大,在他耳边喊“姥爷,姥爷!”
我多想让他听听我叫他的声音呀!
然而,姥爷摇了摇手,大声说“不中用了”,然后就出去了。我哭了!
我明白了妈妈听到电话里姥爷的声音后红眼圈的辛酸;我品尝到了小姨在远方看到田间耕作的老人后眼泪的苦涩;我感受到了哥哥在国外漂泊一年多见到姥爷后微笑的幸福……
年后,我还是用笔向姥爷问了好,希望子孙们与他无声的交流可以陪伴他那颗无声世界里孤独的心灵。
然而,我一直以来是多么想让姥爷清清楚楚地听我叫他一声“姥爷”啊!哪怕只是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