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10日 星期六 农历 乙巳年(蛇)四月十三

母亲•我

发布人:高2004级24班 马琳    发布时间:2005-11-04 点击量:

我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在文章中对妈妈的称呼变为“母亲”的,但似乎从转变称呼的那一刻起,我长大了,我不想再去做让她担心的事情。 我在她的庇护下已经走过了16年。在这16年中,我与母亲吵过,闹过,但到最后,那些在心里被怨恨积累的褶皱都自行熨帖舒展了。 小时候,母亲对我们管教很严,我与妹妹有时会质疑她是不是我们的亲生妈妈。每次在她对我们发脾气时,我和妹妹总是往爸爸怀里躲。从小,我没有妹妹有心,每次的母亲节、三八妇女节或是母亲的生日,妹妹总是送她些小礼物,而我不会。有时,我还故意说,在我心里,我觉得我爸最疼我,别人嘛,我也无所谓。看着听了这话的她默默无语,伤感的走开时,我感到从未有过的快意。 12岁,在母亲生日那天,我不小心惹了她生气。我当时向她道歉,可她却不领情,她几个星期没和我说一句话。最后,还是父亲和解了这场冷战。 13岁,我交友广泛,常与同学促膝攀谈,话题中我多次提及父亲及他对我的影响。一次,有个同学突然问我:“我很少听你谈起你的母亲,讲讲她吧。”那一刻,思维空白了,竟然说不出话来。在同学的催促声中,我跑开了。我感到无地自容。一整天,我像失忆了一样使劲的回忆母亲。 14岁,临近中考,父亲由于事业上的不如意经常在外喝酒到深夜才回家,母亲为此频繁与父亲吵架。直到有一次,狼狈的父亲醉得不省人事,睡倒街头,被他的同事带回家。那一夜,他们演绎了从未有过的激烈。尽管我夹在他们中间,却起不到任何作用。当他们停止时,家里已是一片狼藉,满地都是玻璃碎片和被摔坏的东西。母亲头发松散的坐在我的卧室里,默不作声,包扎着腿上的伤口。那天晚上,母亲睡在我的床上。我说:“妈,想哭就哭吧,憋在心里难受。” 那一夜,我在母亲微微的哭泣声中入眠。 那一夜,我感到了母亲的脆弱。 那一夜之后,我再也没有和母亲发生争执,好像一夜之间就化解了,和解了,理解了,再没有可以掀起两个人感情波澜的骇浪。 事情过后好久,在一次与父母的沟通中我又提起,问他们为什么当时不打算离婚,父亲很认真地对我说:“将来你就明白了,我和你妈不能因为一次吵闹打架就放弃这个家庭,毕竟我们有责任去抚养你俩长大成人。”母亲好像赞许的点点头。或许,对母亲来说,她坚强的性格背后是家的支持。 15岁,我高中住宿。激烈而又残酷的学习竞争,学校封闭式的管理,让我找不到喘息的时间与空间。空寂的宿舍里,只有沙沙的落笔声和偶尔的叹息声。闭上疲惫的双眼,滑入清冷的夜,我只能靠燃烧回忆――寻找家的感觉――来取暖。然而来不及落泪,又被次日急促的铃声惊醒。在这段日子里,我愈发的感受到母亲的艰辛,一次次被感动得即将滑落的泪水又被悄悄的咽了回去。 16岁,与一个单亲家庭的舍友吵架,我指着她说道:“ххх,你怎么这么不讲道理,不会体谅别人的感受!”她冲我大喊:“你是个没妈的孩子吗?!你考虑过一个从小就没有尝过母爱的孩子的心里感受吗?”泪水从她眼眶滑落,流到嘴角。她的话让我的心一颤,望着她夺门而出的背影,我紧咬着嘴唇,深深自责,从吮吸到血液的那一时刻起,我感到自己愧疚于母亲的太多太多。 放假回家,住在同一个屋檐下,母亲已明显的不再那么坚强。 后来,听父亲说起我小时候的事。3岁时,母亲教我学十以内的加减法,我总是将1加2的结果说成是2。母亲恨铁不成钢,我说错一次,她打一巴掌,最后我的嘴角渗出了血。当时远在首都当兵的父亲得知,给母亲回了一封长达20多页的信,母亲对着那封信凝视好久,看着我嘴角的伤口,心疼得掉下眼泪,而年幼无知的我也跟着哇哇大哭起来。口里还断断续续的念着1+2=2…… 我想我的叛逆或许就从那时起在被母亲的感动中渐渐销匿了。相反,我的成熟来得太早,以至于少年时代我本拥有的天真烂漫在我还未捕捉到它的影子时,就转瞬即逝了。如今我只能冷观别人演绎的故事。但比起那些站在激烈与极端之间,怨怼与伤害之间的叛逆的同龄人,我更早的站在了爱与理解之间。 可是,不管是喜是悲,母爱是毋庸置疑的,因为那是拼尽了半生心血的感情。经过悠长的岁月,爱情会渐渐退色,友情会趋于平淡,但这份至纯至深的爱,有穿越我一生的重量。正如佳酿,愈久愈洌。我不想在我幼稚无知的时候,就这么一味付出没有回报,待伸出手想挽留的时候,却发现我原本以为永远不会消失的东西,就在一回身一转头之间悄然逝去,然后才去追悔曾经的年少轻狂。我宁愿在还来得及的时候牢牢抓住母亲的手,把真情真爱抓在手中,把我生命的前篇抓在手中,把那一去不复返的她的青春抓在手中,让她快乐地看我走向成熟,走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