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随笔
发布人:2004级16班 尹鑫 发布时间:2006-02-20 点击量:
我是秋天的孩子。
这就是我对于自己极其钟爱秋天所做出的唯一解释。既然我在秋天来到这个世界上,自然也就具有了秋所赋予的性格因子。我想,我和秋的情缘,就在那一刻定格了,并且注定了此生不变。
在四季的轮回中,秋的身影总是最迷人的,她摒弃了春的稚嫩,夏的轻狂,以落落大方的成熟气质露面,同时又不似冬日般清冷,用理智的目光与万物进行沟通。她是上帝最贴心的孩子。
这样的秋,怎能不让人心动?
一 静美
每当克莱德曼的《秋日私语》响起,一种恬静的和谐就从那流泻着的音符中淌出,渗透到每位聆听者的心扉中去,刹那间,秋的静美就会沿着血红的脉络将你包围。
无论是秋水的流淌还是秋叶的凋零,都是以最安静的姿态进行的,没有丝毫的抱怨。然而,我们都知道静水流深,沉默是金,秋的沉默里蕴含了怎样丰富的情愫啊!还有那秋天的雨,绵绵如泣,秋天的阳光,细腻如丝,秋天的风,也似温柔的江南女子,轻轻拂过脸庞……
我相信,在宁静里孕育出来的美应该是精致的,几近完美的,不骄不躁而又清晰动人的。
泰戈尔说:“让生命如夏花之灿烂,让死如秋叶般静美。”秋叶的飘零,也是人生的一大境界。
二 远方
我喜欢秋天,尤爱秋日的天空,爱它的高远,爱它的湛蓝。在我心中,秋日的天空应该是四季中最美的,只是,正因为那份令人生畏的高远和那一尘不染的湛蓝,越发让我领会到距离的概念。天,在远方。
它以高贵的纯蓝为底色,偶尔点缀些白云来使画面协调。它介怀一切不纯洁的角色,干净地让人不可靠近,只能远远的观望。
天在远方,在遥远而不能抵达的地方,我们只能随着那来自胸膛的冲击,承受着那锥心的酸楚和欲望。就像我们不曾到达一个人的内心,因为每个人的内心都是一种与天相隔的距离。
三 逝彩
秋天,正是色彩融合的季节,带着倦意却依然坚持开放的缤纷花朵,在秋日的拍打下调合为黄绿色的叶子,怒放的彩菊,红的耀目的枫树,依然伫立坚守的青松……谁说秋天只有枯黄?
最爱那亮眼的红枫,让人不断忆起过去。秋天的枫叶色彩浓艳,叶脉以流浪的线路延伸,倾诉着岁月的坎坷,就像昔日的点点滴滴所集聚起来的故事。所以我才会天真的以为那一抹红将会是我生命中永恒的色彩。但当冬日袭来,红叶飘零,那曾经的一切,都已人去夕阳斜,只有寒风过后留下的沧桑痕迹,独自悲泣。
无奈中我才明白,时间让人铭记的少,让人忘记的却多。
四 终结?
人们将秋叶的凋落视为这一季节生命的终结,并冠以凄美之名。可我却在秋叶不舍的盘旋并最终落地的那一瞬间,看到了秋叶那枯黄干皱的脸上露出的满足的笑,嘴边荡漾开金黄色的光晕,这到底是人们自以为是的错误还是秋叶刻意的隐瞒?
一株草,如果有梦想,就会开出骄艳的花。
一棵树,如果有梦想,就会长出丰硕的果。
一片落叶,如果有梦想,就会埋藏下能量,等待来年的生长。
这也是秋的梦啊!火红的枫叶,你看不到浪漫的诗意吗?婆娑的树影,你体味不到柔美的情怀吗?残秋,一切都落了,却一切都又开始了,梦醒了,却又可以再次美好。
它们没有死去,只是选择在湿润的地下休息,只是不断地塑造自己的灵魂,让它来年再度出土。就像地质时代中冰期来临前生物的蛰伏一样,只为了下一次的爆发。
英文中,“秋天”与“落下”共用一个单词“fall”,但我坚信,秋天的储藏,冬天的孕育,为的是同一个梦想,明年又将是万物皆荣。
五 后记
其实很早就想写秋和秋的故事了。可是每次提笔,总有着昏黄的凄迷,总会觉得语言文字在这一刻是那么苍白和无力,怎样都没有秋的一片叶、一缕风来得美妙,可心中的喜爱依然止不住的流淌,终究让我在这样一个曼妙的秋日里记下了这样一段心绪。秋啊,是怎样的造化让你美得像诗?
对于秋的内涵,我想我永远都是后知后觉的,所以我很希望自己的心能够足够的敏感和细腻,没有什么别的原因,我只是想要珍惜秋,这样一来,我也就读懂了沉稳恬静和善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