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谡告状
发布人:2004级22班 程海波 发布时间:2006-09-18 点击量:
前言:对于西楚霸王项羽的军事才能,世人众说纷纭。司马迁说他自小学习兵法时,就“终不能竞学”;更多的人认为项羽一生除了垓下之战遇到韩信外,身经七十余战,所攻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其军事才能是不言而喻的。
但也有人对此质疑,比如……
话说项羽自刎乌江之后,魂归地府。地下阎君怜其勇,便没有刑其身,更宽恕他在地府可不受拘束。项羽也乐得逍遥自在。
百年之后,马谡驻守街亭失败,被诸葛亮斩杀,亦魂归地府。阎君认为马谡只会纸上谈兵,误己误人,便判令马谡大狱受苦。
一次,马谡不经意听到关于项羽死后的事,初时,他很是羡慕项羽。渐渐的他越想心里越感到不平,便竟上阎罗殿外鸣鼓告状。
阎君很是奇怪,便准他进殿,问他状告何人。
马谡满腹心酸,伏地流涕,道:“大人啊,小人对项羽死后在此受优待一事不服啊!”
阎君听后更是诧异,道:“有何不服?想那项羽,武艺超群,胆识过人。他一生战无不胜,攻无不克,诛灭无道秦以他居首功。后来上天恼他杀孽太重,又逢刘季乃真龙天子,项羽阻其登基大业,故上天使项羽败军于垓下,自刎于乌江,此天亡他,非用兵之罪。我怜他骁勇,故开恩于他,你不服何来?”
马谡再拜,道:“大人啊,项羽骁勇不假,但小人认为他比我强不了多少,不该受此优待。理由有三:其一,项羽的成名之战乃巨鹿之战。是役,他破釜沉舟、以少胜多。但是大人啊,该战也充分暴露了项羽兵法谋略不高,只会逞匹夫之勇。要知道,战争中想要以少胜多并不容易,得天时、地利、人和同时具备,三者缺其一,都可能被敌人反扑,而有全军覆没之险。项羽所占的唯一优势,不过是破釜沉舟,让军士以死相拼的士气罢了。并且他如此不留余地,只留三天的粮食,却让军士们以一敌众的战斗。这么冒险,若稍有差池,则全军数万性命难存啊。所以巨鹿之战的胜利,纯属偶然。再想我马谡,我为诸葛军师驻守街亭之时,令全军驻守在山顶之上,若敌人围攻,我军也唯有以死相搏方有杀敌活命的机会,我不也把军士们陷入了釜破舟沉的境地吗?而我的失败,不也正好证实巨鹿之战的侥幸性吗?”
马谡本就擅言辩,此刻他说的飞沫四横,激情四溢,全然没有注意到阎君微变的脸色。
“其二,秦法苛刻,天下苦秦久矣,秦二世之时,天下叛乱四起,秦军军心动荡亦无当年一统天下的锐气。此刻项羽继他人之后反秦,占尽了人和,所以他破秦之势才如推腐墙。在这方面,别说项羽了,连刘邦这个市井无赖、地痞流氓不也大大的分得了一杯羹么?而后项羽一遇上韩信这样的真豪杰,就落得兵败身死。所以项羽真实本领并不怎样。秦之亡,不是项羽创造了历史而是时世造就了项羽。”
阎君的脸色已经铁青,而浑然不觉的马谡却仍手舞足蹈的畅所欲言。
“其三,项羽这个人英雄主义太重。要知道,身为一军之将,即使没有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智谋,但身为一军的军魂,一军支柱的将军也不应该亲自上场杀敌。万一将军有个闪失,军心必乱,而蛇无头不行,一支无将之军也必受灭顶之灾。项羽全然不顾这些。他为显个人英雄了得,亲自上场斩敌首回营便向军士炫耀,此乃典型的莽夫所为。至于他败军垓下,仍不忘要保持自己的英雄形象,竟以无颜见江东父老为由,至此自刎。试问如此一个不智不彰的莽夫,凭什么享受现在的一切……”
“大胆!”阎君大声呵斥,马谡立刻愣在当场,差点被还未吐出的话噎着。
只见阎君气得手直哆嗦,指着马谡,吼道:“你在此罗罗嗦嗦,婆婆妈妈,唧唧歪歪,就是为了训斥本王是非不分、断案不明吗?”
“大人明鉴,小人不敢,小人不敢啊!”马谡忙不迭的叩头求饶,他心里悔极了,想那项羽待遇是优是劣关自己何事,自己多什么嘴啊!早听说阎君阎王脾气不好,这下虎口撩须,阎王定不相饶。
不出所料阎君瞪大双目,恶狠狠的说:“不敢?你如此咆哮阎王殿,乃犯大不敬之罪;又肆意诋毁英雄项羽,居心不良。来人啊,将马谡打入第十层地狱,受割舌之苦。”
“大人,冤枉啊大人,大人……”
阎君回。
后记:
不出几日,项羽因在阎罗殿外跑马,被阎君以目无法纪,扰乱治安为由,收回所有优待,杖责八十后,让他投胎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