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10日 星期六 农历 乙巳年(蛇)四月十三

06级的那些孩子们……

发布人:胡爱萍    发布时间:2010-10-21 点击量:

胡爱萍 已记不清这是第几次面对刘凯旋的稿子笑了。基本上每次我都会亲自一字一字地敲他的稿子,因为那语言太有趣了,我在每次审阅的时候,就把这么有意思的稿件留在自己手边,不舍得给打字员。于是我一字一字地敲,并且还要不止一遍地校对——校对当然是必须的,但校对多遍并且在出版后还要打着校对的名义再看几遍,就纯粹是因为他的稿子太有意思了。 当然,亲自给他打稿还有一点,他的字不好辨认,给别人打,我还真不放心。 记得刘凯旋的第一篇稿子,是一首词,可惜当时由于种种原因,排印中出现了几处错误——那时我兼任两个班的语文课,任务繁重,校对工作做得不细——下一期经他指出,我又做了订正,也因此和这位能写一手好文章的小作者相熟——那时他刚进入高中两个月。 后来,他坚持写稿,水平相当稳定,稿件每投必中,很快,文学社发展他为社员。我记得他是06级第一批入社的。 刘凯旋喜欢写词。词这种文体一般是很难驾驭的,在投来的稿子中不多见,写得好的更少。一般学生作者写词存在三大误区,一是多搬用学过的古诗词中的现成词句而内容空洞,表意含糊;一是过于诘屈聱牙,故弄玄虚,而又指意不明;一是不顾古词严格的格律要求,很是随心所欲。但刘凯旋的词,用韵工整,内容充实,词句并不求古求怪,却有一股自然古雅之气在里面。 刘凯旋擅长写历史人物。他能够对三国时期的一些人物娓娓道来,再加上他独特的语言风格,让人常常读得心下舒畅。西汉凿壁借光的匡衡,博学多识,善解说《诗》,语言幽默,通俗易懂,令人愉悦,时人赞曰“匡说诗,解人颐”。我看“刘凯旋说三国”,与“匡说诗”,能有一比。 刘凯旋写人物的文章好像不多,我想大概是很要好的朋友才能进入他的笔下。正是因为不多,一旦写出,就显得特别真诚。他轻松幽默的笔调和硬朗明快的男子汉气质,又使他写人的散文,即使再浓厚的感情,读来也觉得不沉重不凝滞。想他们之间的那种友情,亦如清风拂面,自然和谐。 06级第一批入社的文学社员还有王圣心。她的第一篇小说《 》,是当时教她语文的闫老师帮她投来的。圣心字迹娟秀清晰,让人一看很有好感。我当时惊叹那小说写得相当成熟有味道,曾担心不是她原创,后来事实证明了我的杞人之忧——圣心一连写了几篇颇有分量的小说,《左手腕上的痣记》《雾年》《来日谁为点梅红》等等,每一篇,都会在读者中引起很好的反响,有的老师还专门找来她的小说看。我很是赞赏她圆润的笔触,有很美的意味在里面,即使有矛盾冲突,也写得那么美,让人心疼的美。她丝绢一样平滑而亮泽的语言,给那委婉柔和的故事情节增添了很多魅力。我常叹不少小作者在构思小说时,要么语言乏味枯燥,缺少吸引力,要么支撑不起一个较大的故事情节,显得顾首不顾尾。而圣心是能在这两方面做得都很出色的极少作者之一。 有时,一个并不长的假期过后,圣心会送来厚厚的一个本子,上面全是她密密的字,从第一个字到最后一个字,自始至终,工整,干净,这样的写作态度每每让我感叹,再加上文质俱佳,所以她的稿子,有时成了我隐隐的期盼。经常收到一些学生投来的很潦草的稿子,如果内容还不错,心里总会感到惋惜,因为这样的稿件,如果不是自己学校的老师是断不会费力去一字一句地辨认的;如果字迹潦草而费劲看后内容又无甚可取之处,总觉得于我的时间是一种侵略。圣心即使写再长的文章,书写也是善始善终(只是有时字稍小了点),我想,这源于她有一颗稳定而平和的心,那颗心,像一个纯净的湖面,清澈,明丽,映得见岸边的一柳一花,如此宁静而深涵,故才能心定神凝,举手投足沉静安宁,笔划字句委婉自如。 虽然我非常欣赏两位的文章,但至今未能推荐发表在国家级刊物上,甚是遗憾。我想,只要是一粒优良的种子,一定会有适合它发芽开花的季节,我们的期待不会随时间而消失。 盖美霖,我每次提到这个名字,心里都会有小小的骄傲,不只为她发表的小说《自由区》是迄今文学社发表的最长的文章,不只为她《自由区》的发表,使我们和《儿童文学》这样优秀的、备受读者拥戴的文学刊物建立了稳定的联系,更因为,作为文学社的第四届社长,盖美霖的远见及付出的努力,都是令我非常感动的。 盖美霖在进入文学社时,其实只发表过两篇不长的文章,第一篇还是她的语文教师推荐来的,好像是《被踩脚后跟的人》,我一读之下,觉得虽然文字还有点稚嫩,但那独特的说理风格以及对生活小事极强的领悟能力,令我赞叹。于是,经过修改发表在《弘毅》第 期。随后不久,风格相似的《和面与人》也被采用。盖美霖是在高一下学期才进入文学社的,她由于 交稿不多,当时我对她了解并不算多。考察06级社员时,05级的两位社长孙旭、张靖雨,特别看好她。任命后,我记得和她谈过一次话,她说,我不会令老师失望的。 果然,假期里偶尔遇见她,她说她写了一篇不短的小说,在修改。一开学,美霖就将一篇长达万字有余的小说交上来,是打好的电子稿件,基本上没有什么书写错误。校刊第一次得到这么有分量的文章,作为指导老师,我很是高兴,由于比较长,遂分期编发在《弘毅》第 期和第 期。 这之后,与校刊联系的几家校园文学刊物,并没有采用《自由区》的迹象,也许是因为文章太长,也许它不是一篇单纯的青春校园小说。不能让这么好的小说埋没。我试着又单独打印出几份,投给几家偏重于小说的文学刊物。一般刊物的采用说明都是“三个月内接不到通知请另行处理”,那就等上三个月吧。 08年的3月初,我在办公室里接到一个电话,竟然是《儿童文学》编辑惠亮老师打来的,说《自由区》很好,现在的学生写出的多是轻飘飘的文字,这么有分量的文章很难得。惠亮老师在赞赏之余表示,《儿童文学》一定会采用,只不过由于稿件多,并且大部分刊登儿童文学作家的作品,因此,发表的档期可能要推后一些,请作者和我耐心等待。 那个电话让我兴奋了好久。不亚于三年前,第一次接到《中国校园文学》杂志社资深编辑谷美珏老师打来的电话——那是我校学生文章第一次被国家级的刊物采用。(忘了当时是张融的小说《NANCY》还是苏凯的《西子情殇》) 盖美霖的小说《自由区》终于在《儿童文学》(09年2月)闪亮登场了。有人读到,问我,作者真的是你们学校的学生吗?我说,当然是了,整个过程我很清楚的。 之后,《儿童文学》(下)又接连采用了《弘毅》多篇文章。 美霖写的诗歌也很动情。在08年4月我校举办的大型诗歌朗诵会上,她与一位男同学合作朗诵的诗歌,感动了无数听众,有老师说听得直想落泪。那首写给父亲的诗,就是美霖自创的。 盖美霖令我赞赏的地方,不仅仅是文章写得好,也不仅仅是她出色的组织能力和工作能力,更重要的,还在于她深思的理性和广博的爱心。在08年即将结束之时,我在文学社会议上提到过想成立一个二月基金,“即从同学们发表稿件的稿酬中,取出10%或5%,作为基金,在必要时以二月文学社的名义捐献出来”。当时也只是简单地提了一下,至于能否实施,还得看学生们的支持情况。当时美霖因已升入高三,并没有参会,会后有次和她谈起来,她表示很赞成。没想到的是,寒假后开学,她拿来了一份打印整齐的文件,谈了关于“二月•恒爱”基金的成立构想,细细地列出了基金成立的意义、目的、筹资来源、资金用途等等,其责任心、道义感、令人激赏:一位中学生,能思考如此深远,并且如此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广博的爱心,是我事先没想到的。她说:“我的稿费一来到,我就按规定捐出来,争取做第一个。” 很快,美霖的稿酬来了,700元整(这也是文学社作者迄今收到的最大一笔稿酬),她很快交来了七十元钱,这正是“二月•恒爱”基金收到的第一笔捐资。紧接着,巴佳、张梦琪等人的稿酬亦陆续来到,“二月•恒爱”基金正式启动…… 06级的这些孩子们,当你们就要离开,我心中的不舍与祝福一起成长。 张寒露,一个时尚可爱的女孩子,——我们叫她露露,她文笔轻灵,心事细密,有着阳光下淡淡的青春忧伤。曾经,她有一批铁杆粉丝,每到一期,都会来询问有没有她的文章。我记得她在国家级刊物上至少发表了两篇文章,——由于和露露失去联系已很长时间,至今,她还有稿酬在我这里存放。 还有赵旭,她的文章《说给沉默的孩子听》一文的稿费还没取走。 如果哪位能够和她们联系到,请转告她们,就说胡老师等着她们。 耿占梅的文章,以情字取胜,写父亲,写老师,写朋友,质朴感人,情深意厚。有一次,她告诉我,有位读者给她写了一封信,表达对她的文章的感动。我想,这信又反过来感动了作者。我们就是这样,共同被文字感动着。 07年间爱读《弘毅》的同学一定记得一个叫迪羽的名字,那就是崔婷,一个皮肤白晳的漂亮女生。她的小说,写满了爱与美,爱得纯净,美得纯粹。 还有王锐,一个有点腼腆的男生,他微笑起来,也有羞涩的意味。写小说、散文,都有一种淡淡的回味在里面,不尖锐,也不耀眼,但是温和,润泽。 李晓蕾,我终于说到你了。其实你刚进市一中我就注意到你,因为我一位很要好的同事说,她认识的一个女孩很希望加入文学社,叫李晓蕾。不久,我收到了你的稿件,认识了一个做教官做得有声有色有滋有味的李晓蕾。 还有你,牛锋,写得一手好诗,诗歌、散文都在省级、国家级报刊上发表过;蒋立业,一次和你交谈,发现你竟然在读难啃的哲学著作(我是上了大学才开始读的);郑莎,你的诗歌中总有一些沉重的东西,我曾经担心你的学习状态,现在,我希望你一切都好。 还有綦梦琳的散文,有多篇在省外刊物上发表;王真的小说《猫年错》被《美文》杂志选登。 上高三后,刘凯旋还会时不时来交稿子,这是很难得的。必要时我去高三文科班找相关同学,顺路会去看望一下这些令我牵念的孩子们。特别喜欢刘凯旋的笑,他性格开朗,言谈恢谐,就像一束明媚的阳光,让你心有所悟地微笑。 当我和刘凯旋聊起来时,王圣心呢,只是在一边静静地听,静静地笑,笑得甜美柔和。她去办公室找我不见,会折了纸飞机,让一张写满字的纸飞进去找我。 …… 亲爱的06级孩子们,其实我真的没想到会写这么多,我甚至没有好好想想写什么,但是呵,近三年来,你们点点滴滴的故事在我心里,已汇聚成一条河流,平日里我忙于工作,不得不紧紧关闭这闸门,今天一旦放开,这所有关于你们的记忆,你们的故事,就奔涌而下,我的心被淹得湿润润的,泪水几乎要从眼睛里溢出来…… 不要跟我说再见,我知道你们应该离开,也就要离开。外面的世界很广阔,我只希望你们不要过于留恋旧巢的温暖,只有在更高远的蓝天下才能证明翅膀的力量。 祝你们一切安好。 我会想念你们的。 这篇文章一气呵成,写得不假思索,只当它是我们之间的一次随意谈心。 再次祝福你们。永远祝福。 09年4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