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站上讲台
发布人:高2003级17班 宋忱 发布时间:2005-10-03 点击量:
按照语文老师的要求,每堂语文课的前十分钟,由一位同学进行演讲,内容包括文学形象,历史人物,各著梗概,名家生平等,给演讲者提供了一个锻炼的机会,也增加了听众的知识面。
刚开始时,由班上几位语文成绩优秀的同学演讲,看他们在台上口若悬河,表情自然大方,我认定这并非难事,心中也不禁跃跃欲试,几周以后,轮到我前排同学,我问他们感觉怎样,他们都说:“真紧张,直冒冷汗呢。”啊?我心里开始忐忑起来,我重新认识自己,知道自己课堂上比较被动,不够活跃。要想让别人听懂,不厌烦,我必须做好充分准备:首先是内容,我个人比较倾向于讲人而不是讲事,最初想到的是王安忆,我喜欢她的作品,但仔细琢磨,发现自己虽对她的经历略知一二,但好像都与阅读与写作没有直接联系,不应属于演讲范围,对于她的几部长篇小说,几位同学都表示没有听说过,有好友给我介绍经验,说:“若演讲作品,最好选择大家听说过却没看过的。”我果断放弃了王安忆,最终选择了一部普希金的《上尉的女儿》。
说到《上尉的女儿》,我个人认为很一般,我读过的书并不很多,但这部却读过,对它也并不尊重,读时不甚爱惜,读过随手一扔。别人看那书被磨损的程度,还以为读了许多遍,其实也不过是走马观花。而现在,这些书正在各大书店被冠以畅销书的美名来吸引读者的眼球,可见它的价值。好,言归正传,我在书橱里找来找去想找一本看过的名著,运气还不错,竟然搜出四本,可是,有三本已经被别的同学讲过了,最后决定将目标锁定为《上尉的女儿》,实属无奈。
我凭着印象,将一条主线记下,然后再给这个骨胳添写血肉,使之丰满圆润。然而事情并不像我想象的那样顺利,许多细节我已经毫无印象,我翻看封底,发现是一九九八年的书,居然保存得这么完整,实在不像我的风格,这种缘分更加坚定了我演讲《上尉女儿》的决心。
我又坐下重读,可能是年龄心境的不同,抑或是经历环境的原因,这么多年以后,我竟然有了很多新的感受,品出了许多新的滋味,而不是仅仅拘泥于书的序言。这一次,我受益匪浅,也开始真正从心里喜欢上文学名著。
经过认真的筛选和编写之后,我理解到了老师的良苦用心,也暗自庆幸自己赶上了一个星期天的好机会,有大量时间来准备。毕竟,我还要对着镜子大声练习呢。
第二天,语文课,该我出场。
早晨刚起床,我就告诉自己:今天,我站上讲台。以此来打消自己的羞怯和紧张心理。然而,走上讲台之后,我什么都忘了,抬头看一眼众多期盼的目光,我感到自己的脸颊变热变红,双腿和声音一样发颤,我终于没再敢抬头,规规矩矩地将稿子念完,那一刻,我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赶快下去。
课下,我分析自己的得与失,愈加了解自己,对自己既失望,又感到羞愧,当然,还有一些兴奋,因为我毕竟做了充分的准备,并勇敢地走上了讲台。
很感谢我的语文老师,是她在演讲失败之后给我找了一个不错的借口,也是她告诉我那天的演讲其实很好,我想我应该更自信一些。对于一个性格不够开朗的女生来说,这些都是不小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