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在现实生活中,节约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一个人是否节约,大则反映个人素质,小则反映个人习惯;一个民族崇尚节约、反对浪费,则民族兴旺、社会发达;一个民族生活无度、铺张浪费,则民族消沉、趋于消亡。
中央电视台有一则公益广告:如果人类不从现在节约用水,保护环境,人类看到的最后一滴水将是自己的眼泪。水是生命之源,浪费水资源就是扼杀自己的生命。国家领导人就当前的环保形式定下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据有关媒体报道,我国每年浪费粮食13亿吨,相当于2亿人一年的口粮;2012年全国公款吃喝就有1.9万亿,相当于国民生产总值的10%;我国每年消耗450亿双一次性筷子,耗费木材166万立方米,需要砍伐大约2500万棵大树,减少森林面积200万平方米。然而,中国人均森林面积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1/5。生活中,如果能随手关灯和关闭电器待机电源,那么一年就可以省下一个东三省的用电量。生活中如果我们随手关闭水龙头这么一个小动作,那么一年节省100亿吨水资源。而我国的人均水资源只有世界人均水资源的1/4。全国13亿人口,如果都能做到勤俭节约、从点滴做起,每天节约一滴水,每人每天节约一粒粮食,再乘以13亿,这是一个多么庞大的数字了,这是一个多么壮观的事情啊。果真是这样,我们的国家必然富强,我们的民族必然兴旺。
也许有人不理解或不屑于节约,认为节约是小器、是吝啬;也许有人认为节约,就无法体现大方得体;也许还有人认为,节约就是不使用资源,从而降低的生活品质。其实不然,节约更有利于过低碳环保的生活,更有利于过绿色环保的生活。如果我们由开车上班,改为步行上班或骑自行车上班,既锻炼了身体又减少了废气排放;办公室,如果不是必须要打印的文件资料,选择在内网办公系统公布,既节省了资源又提高了工作效率。夏天,办公室的空调,如果温度多调高1℃,我们可能就不会得空调病,且降低了能源消耗。生活和工作中,只要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和节约习惯,就可以节约很多不必要的开支,还可以找寻到无穷的生活乐趣。
诸葛亮《诫子书》中曾指出“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小到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企业,大到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要生存,要发展,就要改变生活和工作习惯,勤俭节约。这样不仅对个人有利,更能够让我们的子孙后代生活在碧水蓝天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