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落实”的三个维度
发布时间:2004-08-23 点击量:2806
“什么叫落实,工作部署了,会也开了,文件发了,不等于工作就落实了;目标定了,宣传搞了,也不等于落实;甚至许愿了,承诺了,责任状签了,也不叫落实。只有付诸行动了,呈现实效了,达到预期目标了,上下左右认可了,干部群众满意了,这才叫落实。”这是滨州市委书记孙德汉同志对待落实工作的态度和标准。对此,笔者感想颇多。
在这个问题上,并不是所有人都有这样的务实态度。某些地方和单位工作之所以起色不大,主要在于抓落实不力。有的缺乏抓落实的责任感,浮在上面,深入基层少;有的缺乏抓落实的硬措施,务虚的多,实干的少;有的缺乏抓落实的明确思路,被动应付的多,主动把握的少。凡此种种,都直接影响和阻碍了抓落实。
抓落实工作,是科学决策实施的具体过程,是对领导干部事业心、责任感和能力水平的实际检验。以笔者之见,抓好落实工作,要特别强调从感情、措施、效果上去落实。
感情落实,就是把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落实到为民多办事、办实事、办好事上来;把关心民生、为民谋利看得高于一切。绝不能提脱离实际的高指标,绝不能喊哗众取宠的空口号,绝不能搞劳民伤
财的“形象工程”。
措施落实,是抓落实工作的保证。首先要着力克服作风上的官僚主义和方法上的形式主义,用有效的措施维护对上负责与对群众负责的一致性。其次,努力根治文牍主义,为精力和时间“降压”、“减负”,压缩会议,精简文件。主要领导要腾出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去抓落实工作。
效果落实,是抓落实工作的归宿。工作是否落实了,最终要看效果,看上下左右是否认可,看干部群众是否满意。这既是正确政绩观的评价依据,也是检验抓落实的惟一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