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10日 星期六 农历 乙巳年(蛇)四月十三

读书的五种激发——记扬州大学文学院推行的“读书育人”活动

发布时间:2004-09-30 点击量:1466

 近年来,扬州大学文学院坚持“以人为本”,推行“读书育人”,学院结合自身专业特色,加强阅读教学,努力给学生拓展一个宽松、和谐、民主的阅读空间。切实符合新课程改革倡导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这一理念。在科学地指导学生读书方面,扬大文学院独创“五激发”机制,收效良好。   “学生必读书制度”激发   扬州大学文学院出台读名著可得学分的规定,从2003级学生起实施学生必读书制度。前不久还推出听人文素质拓展方面的讲座可得学分的举措。《学生必读书制度》规定,每位本科生在校期间完成12本包括自然科学、中国文化、外国文化三大门类名著名篇的阅读任务,可得2个学分;如果完成一定数量选读书目的阅读任务或听相应的素质教育讲座,可各得1个学分。除了完成读书的数量外,学校同时要求学生认真做好读书笔记、读书汇报,并且字数不得少于1.5万字,以此考查读书的质量。文学院此举旨在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引导学生学会读书,同时训练他们的思维能力,塑造他们的读书精神。   课堂“双向交流式”激发   扬大文学院致力拓展阅读空间,提高阅读质量,科学指导学生读书。每位专业课老师都向学生列一些必读、选读书目,推荐一些优秀期刊、文章,并把自己多年的读书心得、宝贵经验传授给学生。在读书方法上,文学院不仅教会学生精读、略读、正确利用工具书、学会文献检索等方法,同时加强课堂引导。学院把课堂的主动权真正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获取知识,并尝试把课堂变成一个小型的舞台,把学生转变为书本中的角色,以此启发学生展示自身潜在的才华,对书中各种人物的心理、体貌特征,用自已的方式去掌握,达到对文学作品更深刻的领悟。如文学院肖淑芬教授将课堂教学与学生的课外阅读相结合,在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就理解和研究中的一些难点进行讨论,每节课专门用15分钟时间让学生表演所教外国文学名著的片断,以此检查学生课外阅读和理解的情况,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十分高涨。学院倡导学生在读书的同时,进行“求异思维”、“灵感思维”、“形象思维”、“创造性想象”。鼓励学生标新立异,不恪守教条,敢于向权威挑战,允许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校园文化活动激发   在业余时间,扬大文学院通过发挥学生社团的作用,来激发、深化同学们读书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文学院社团联合会利用课余时间,创造性开展理论教育、科技创新、文化体育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达到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教育目标,为广大同学提供了展示自我的空间和舞台。如举办朗诵会、演讲会、宣讲团、读书报告会、话剧社等。从策划、准备到演出,这其中的每一个过程,都要求学生事先阅读大量的书籍,翻查古今中外众多的文献资料,做好充分的知识准备。文学院社会联合会为激发学生读书兴趣而创办了两个优势团体:“飞天文学社”和“透红亭杂志社”。前者提倡校园原创文学,鼓励文学爱好者由赏读作品向自主创作发展;后者偏重新闻性、直观性,通过透视社会和校园热点问题,引导学生读真知、出卓见。这两个特色团体旨在培养学生由读书到创作的过程中思考和领悟一些人生问题,阐述独到见解,从而吸引了许多文学爱好者,多年来培养出众多人才,其中一些人如毕飞宇、祁智等,后来都成为了当代著名作家。   社会生活实践激发   扬大文学院的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激发学生读书的欲望。活动不仅限于暑期,更扩展到全学年。学院倡导学生将读书与实践相结合,注意避免“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学院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教学生将读书所得付诸于实践,经受实践的检验,以求在实践中读懂更多的书,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学院还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专业特点去主动寻求实习单位,考察社会热点现象、问题,最后形成调查报告。   学生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拓展了视野,积累了读书方法,养育了读书精神,根据实践的发展和竞争的要求,不断调整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读更多的书。如近年来文学院所作的《今天你读书了吗?——南通、扬州、徐州三地未成年人读书状况调查》,《对南京市青少年心理素质的调查报告》,《无锡农民工子女教育状况的调查报告》,《中学生课外阅读调查》等,在社会上反响强烈,受到一致好评。   岗位意识激发   当下的市场经济时代更注重读书择业,激烈的社会竞争激励学生读书创业,这也有利于学生利用所学知识作为就业基础去寻求理想的工作岗位。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给每个岗位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扬大文学院号召每个毕业班学生都结合自身发展需要,不断地读书、学习、提高,做到与时俱进。同时,对每位即将走上社会工作岗位的同学进行“读书与创业”、“读书与做人”、“爱岗敬业”的道德情操培养,从学会读书升华到学会做人。择业、创业都需要知识来奠基,读书是成功的必经之途。读书可以更好地寻找知识与生活的对接,可以获得灵感、创意。读书也是一种经营,经营自己的生活,经营自己的未来。读的书越多,知识的实用性、应用性越高,对工作的帮助越大。   扬大文学院还非常重视提高研究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对研究生的读书学习要求充分体现出研究生层次的特点,加强读书内容的宽广度、纵深度、前沿性、前瞻性,号召研究生多读经典著作、大师著作、英文原著。对于研究生学习中所遇到的许多艰涩难懂的专业书,文学院鼓励研究生们刻苦读下去,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与勇气,做到“学而思”,“思而学”。“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与“研究”二字相悖,读书甚“多”而无所得,不思故也。文学院提倡研究生择书而读,研读结合,并根据研究课题的滚动,周期性地进行阅读准备和带着理论难点重点阅读,为研而读,以学助研,释疑解惑,持之以恒,受益无穷。   学会读书,在某种程度上,对于大学生来说,就是学会生存和发展的能力。扬大文学院通过坚持不懈地开展读书育人活动,“崇尚科学、倡导读书”已在大学生中蔚然成风,在推进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开卷有益”,扬大文学院号召师生培养博学的精神,进入读书的境界,将渴求新知,陶冶情操、完善自我提升成为大家共同的信念。   《中国教育报》2004年9月30日第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