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10日 星期六 农历 乙巳年(蛇)四月十三

突出育人主线 努力做好后勤工作

发布时间:2004-03-18 点击量:2511

突出育人主线 努力做好后勤工作 盛明昱   后勤工作是学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足以说明后勤工作的重要性。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发展教育和科学,是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数以亿计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发挥我国巨大的人力资源的优势,关系到二十一世纪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因此,学校后勤工作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突出“育人”主线,切实提高后勤管理的质量和效率。  一、后勤管理在学校管理中的地位  (一)搞好学校后勤管理是办好学校的基础。学校没有结构合理、学术水平和业务能力较高的师资队伍不行。但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再好的师资队伍如果没有必要的教学科研条件,没有基本的生活条件,也是不能发挥作用的。努力搞好教职工的吃、住、行,搞好水、电、暖气的供应,做好学校所需各类物资的保证,为师生员工创造必要的工作条件和学习条件,是相当重要的。学校后勤管理的重要任务就是要千方百计地为教学、科研工作创造条件,这是重要的物质基础。可以说学校后勤管理能否保证学校教学科研所需的基本条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校的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准。  (二)搞好后勤管理是提高办学效益的重要途径  学校后勤部门是学校的“管家”,掌管着大批财、物。如何当好这个管家,用好这些财和物,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是关系到降低人才培养成本,提高办学经济效益的大问题。学校也有一个“投入”与“产出”之间的比较。在投入方面同样需要考虑劳动消耗和劳动占用两大因素。当然,学校的经济效益涉及的面比较广,各种因素间的关系也很复杂,主要有三个方面:  1、关系到劳动消耗的多少。马克思曾经说过:“真正的财富在于用尽量少的价值创造出尽量多的使用价值。换言之,就是在尽量少的劳动时间里创造出尽量丰富的物质财富”。搞好后勤管理,一是可以少用人多办事,减少编制、合同工、临时工,节省后勤工作人员总体的劳动时间;二是把服务工作搞上去,可以节省教师、学生的大量时间。  2、关系到劳动占用的多少。学校的“产出”是各级各类人才、各种科研成果。出人才、出成果除了要投入人力外,还需要投入大量的物力、财力。学校的财产物资是货币资金的转化形式。加强学校财产物资的管理,就能充分挖掘财产物资的潜力,提高物资设备的利用率,从而以较小的劳动占用取得最大的成果,即人才的数量和最优的质量。  3、关系到产出人才和成果的质和量。科学地利用预算内外两种资金的投入,最大限度地调动人的积极性,管好和用好财、物,不但可以挖掘学校的潜力,扩大办学规模和层次,增加人才培养的数量,而且有重点的安排人、财、物,还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因而,后勤管理水平是决定办学经济效益的一个重要因素。后勤管理人员应当努力钻研管理理论,在实践中将管理水平提高到一个较高的层次。  (三)搞好后勤管理是稳定学校秩序的重要条件。后勤部门管的情况很多很杂:吃、喝、拉、撒、睡、生、老、病、退、死等,无所不包。这些工作关系到师生员工的切身利益。后勤人员只有为学校师生员工的工作生活提供方便,满足他们的合理要求,才能解除他们的精神负担,使他们能够专心致志地从事工作和学习。  二、新时期后勤管理的思路  由于后勤工作在学校管理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新时期的后勤管理,应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突出“育人”主线,努力做到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环境育人。  (一)服务育人,“育人先育己,育己要重德”,要做到服务育人,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培养一支“团结、协调、务实、高效”的后勤队伍,树立为教育教学中心服务的思想,辛勤工作、无私奉献、勇当绿叶,在工作中做到一为教育教学中心服务,二为师生员工的生活服务:一是改变服务观念,积极做好办公用品,学生用水的供应;其次,在校领导下的支持下,积极争取协调资金,保证教职工工资福利的正常发放,不断改善教职工的居住条件,使他们做到安居乐业,集中精力投入育人工作。  (二)管理育人  后勤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反映出一个学校办学水平的优劣。  1、财务管理:新时期学校财务管理工作必须遵循和贯彻以下几项原则:  (1)效益性原则:力求以尽量少的劳动占用和劳动消耗,培养出更多适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合格人才,贯彻执行效益性原则,就必须加强经济核算,分析比较节约开支,提高设备的利用率,降低成本,少花钱多办事,把事办好,该花则花,不该花则一分也不能花。  (2)坚持量力而行,确保重点、综合平衡的原则。量力而行,就是要尊重客观规律,在学校财力许可的范围内,安排支出计划,要在量力的基础尽力做好财务工作。  (3)深化学校财务管理改革,不断健全财务规章制度。结合我校实际对国有民办学校财务管理进行了探讨,首先,按二级财务单位实行核定每月办公经费,按月报表的管理模式,逐步向股份制过渡,实行财务独立核算。  (三)环境育人  加强校园环境建设,创建清新优美的育人环境,实现环境育人是后勤工作的重要任务。搞好校园环境,历来为教育家们所重视。近代资产阶级教育理论创始人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曾阐述学校环境的重要性,他认为学校本身应当是一个快意的场所。在大力发展教育事业的今天,搞好校园环境建设,就更具有重要意义。  1、校园管理是美的创造,它有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砥励师生品行,在潜移默化中塑造人们的美好心灵。校园的绿化美化正可以从美育的角度来影响人。随着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人才的涵义愈益丰富,未来型的人才不仅要掌握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而且更应具备高尚的情操,坚强的意志和丰富而健康的情感。一个风景悠美的校园,一座含义隽永的雕塑,一泓明澈的清泉,一片碎锦片段的的绿地,甚至一花一木,一亭一榭,都能给人的美的强烈感受,都能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都能使人思想中的美得以升华,从而增广知识,增强辨别力。  2、校园管理是环境保障,它有利于学校教育教学、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保证师生员工的身心健康,保证学校气氛和谐。校园绿化、净化和美化的目的,是为了创造一个干净、整洁、舒适、幽静、祥和、悠美的环境。  我们在校园内广植草木,并利用不同形态、颜色、风格的乔木、灌木、花卉、草皮,巧妙地装点学校的教学区和生活区,并随季节变迁而有所变化,如:教学区种植法桐、柳树、雪松、龙爪槐、丁香、红叶李、百日红、草皮等,宿舍区种植樱花、广玉兰等。这样能使师生们在紧张的学习工作中得以减轻劳累,缓和疲倦,广植草木,还能起到清新空气,减少风沙,改善校园小气候的作用。  3、校园管理是一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工程。  它有利于帮助师生养成劳动观点、卫生习惯和公共道德风尚,有利于良好校风的形成。校园内“春意早临花争艳,夏荫浓郁好乘凉,秋色多变看叶果,冬季苍翠不潇条”有益于师生的身心健康,更有益于精神文明建设。总之,面对教育发展的新形势,适应我校与时俱进,只争朝夕的年训,必须开拓思路,勇于改革,真抓实干,“突出培育四有人才”这一主线,抢抓机遇,为十八中再创辉煌而做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