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10日 星期六 农历 乙巳年(蛇)四月十三

学校后勤工作人员应具备的意识

发布时间:2004-04-14 点击量:3711

学校后勤工作人员应具备的意识 张 震   后勤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优质的后勤服务可以为学校的整体发展保驾护航,促进教育教学等各项工作稳步前进,保障广大师生员工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和工作。而优质的后勤服务是以高素质的后勤人员为基础的,所以,要使学校的后勤工作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为师生的工作、学习、生活服务,就必须有素质高、意识新的后勤人员。在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新形势下,后勤人员应当具备怎样的意识呢?我认为,有如下几点:   一、育人意识   后勤人员的育人意识即全员德育意识。学校的主要职能是育人,而育人的途径是全方位的,除了教师的教书育人,还包括后勤工作人员的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学校的社会职能是促进人的社会化,学生时期是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的重要时期。人生来犹如一张白纸,学生阶段的所见所闻所感,对其一生影响很大。过去,很多人都认为教育学生只是教师的事,事实上,学生在学校学习、生活,除了接受课堂上教师对其传道、授业以外,在生活中广泛与后勤人员接触,后勤人员的一言一行都会潜移默化地成为学生模仿的对象。因此后勤人员在进行自己本职的管理、服务工作时,一定要自尊自重,脚踏实地,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树立育人意识,给学生以努力进取、奋发向上的榜样力量,消除工作中对学生产生负面影响的行为。为了树立后勤人员的育人意识,我校在行政后勤人员中开展了师德教育活动,进行“师德标兵”的评选,让育人意识像一根弦紧紧绷在后勤人员的脑子里,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二、服务意识   服务是后勤工作的根本,学校后勤主要承担着师生衣食住行等方面的服务性工作。因此,服务意识在后勤工作中至关重要,它关系到学校在师生员工心目中的形象,关系到学校的工作效率,关系到干部职工的情绪,关系到学校内部的凝聚力。强化服务意识,实现优质服务,既是后勤工作取得学校领导和师生员工支持的必要条件,又是使学校得到社会认可,在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我校后勤工作中长期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和“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宗旨,在平时的服务工作中做到主动、热情、耐心、周到,并且根据具体情况努力做到“保开学”、“保急需”、“保必备”,充分体现了后勤工作的服务意识。   三、管理意识   学校的管理可以简单的分为对人员的管理和对财物的管理,后勤管理则主要是对财物的管理。加强管理意识从根本上说就是要实现管理科学化,利用有限的资源创造最大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这就要求我们要有较为合理的管理体制、规范的管理制度、灵活的管理方法、先进的管理手段和优秀的管理人才。我们在工作中广泛开展增产节约、增收节支,充分利用学校的物质资源,做到少花钱多办事,花小钱办大事,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缓解学校经费紧张的压力,减少资产的闲置和浪费。   四、发展和创新意识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为适应教育事业的新调整,学校后勤工作也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作为后勤管理者,必须具备创新意识,勇于打破旧的管理模式,以与时俱进的精神建立新的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管理体制,不断改革、不断创新、不断开拓进取,使学校取得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因此,具有创新意识就成为学校后勤管理者应具备的又一个重要素质。   学校的资金总是有限的,后勤部门应当立足自身改革,开发和利用学校现有的服务设施,积极组织对外创收,以弥补经费的不足。市场经济的发展,为学校后勤经济带来了大好时机,要开阔发展思路,增强抢抓机遇的发展意识,挖掘潜力,盘活后勤资产存量,提高对外经营服务能力和档次,促进后勤经济的发展。   总之,后勤工作人员只有具备了上述意识,才能把学校的后勤保障工作推向新阶段,才能切实发挥作用,使学校教育教学等各项工作顺利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