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04日 星期日 农历 乙巳年(蛇)四月初七

校园安全应予以高度关注

发布时间:2005-03-10 点击量:1042

  2月24日上午,一名歹徒闯进上海市江宁学校,持刀劫持一名小学生。警方与歹徒周旋两小时,安全解救人质。   而就在年前,一名男子在北大第一医院幼儿园内持刀砍伤多名儿童,其中一名儿童不治身亡。   回顾近年来国内外发生的一系列校园伤害案件,真可谓触目惊心:在美国,多次校园枪击案,造成数十名青少年伤亡;在俄罗斯,前年八月恐怖分子绑架杀害无辜儿童,令人发指;在中国,九十年代以来,意外伤害已成为威胁14岁以下未成年人生命安全的“第一杀手”,每年因此而丧生的孩子多达几十万人……   与此同时,校园暴力也已成为人们担忧的焦点问题。蛊惑仔系列影视中夸张的剧情,凶狠的对话,动不动就打打杀杀的画面,让许多正值叛逆期的青少年深受影响。近几年来校园暴力事件急剧攀升,暴力手段越来越凶狠,并且有些已经不是单纯的打架斗殴,而是带有黑社会性质。调查显示,有一定数量的学生生活在校园暴力的阴影中。校园暴力给青少年造成的危害,远不止皮肉的创伤,更严重的是造成他们心灵的扭曲。有些受害的学生采用以暴制暴的方式来解决问题,结果陷入了恶性循环的泥潭。   中小学、幼儿园频频发生的恶性案件,严重危害了未成年人的安全,应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那么,社会应该承担起什么样的监管责任,或者说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来全力防范校园伤害事件的发生呢?   首先,有关部门应有效地开展校园安全管理专项整治行动,对中小学和幼儿园的安全隐患进行严格排查整治,同时应对学生开展系统的安全与法制教育。   其次,学校、幼儿园方面也应积极行动起来,采取有力的防范措施,为孩子们筑起一道道安全屏障。如加强门卫制度;修缮围墙;制作专门的接送卡(卡上是能接孩子人员“全家福”);聘请专业人员担任护卫;加强灯光照明;组织教师习练擒拿格斗等本领;加强值班值宿制度、安全防火制度、对重点部位和上下学及夜间的治安巡逻,等等。   未成年人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也是一个弱势群体。他们生理、心理发育不够成熟,辨别能力、防卫能力比较差。高度关注他们的成长环境,切实维护校园的安全,全社会责有攸归。 2005年3月10日 来源:光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