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17日 星期三 农历 乙巳年(蛇)七月廿六

突出以加强校长能力建设为核心

发布时间:2005-01-18 点击量:1926

  2005年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总体思路是:以全面加强中小学校长的能力建设为核心,按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明确目标、创新方法、更新内容、健全机制的工作思路,认真总结“十五”期间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取得的经验,扎实做好“十一五”期间中小学校长培训的规划工作,加大西部地区特别是农村地区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的力度,积极探索中小学校长境外培训的方法与途径,加强培训工作质量监督与评价制度建设,努力提高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2005年全国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包括八方面重点内容—— 1 认真谋划发展,科学规划未来   今年工作的重点,就是要认真做好“十五”干训计划完成情况的总结,启动《全国教育干部培训“十一五”规划》编制的前期工作。制定“十一五”中小学校长培训规划,要着眼于未来五年中小学校长、教育行政管理干部队伍建设的需要,服务于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用现代业务知识提高素质的能力建设的实践,致力于构建与教育事业发展相适应、符合干部成长规律的分层次、分类别、多形式、重实效、充满活力的教育干部培训新格局和新机制。为此,各地干部培训职能部门一定要把这项工作当作重要工作来抓,摆在全年干训工作的头等位置。这项工作十分重要,教育部人事司将加强对规划的先行研究,并就有关工作进行专门的安排和部署。 2 突出培训重点,丰富培训内容,增强培训的针对性   在政治理论培训方面,努力在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上下功夫。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结合正在进行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开展,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作为重要培训内容。在培训工作中,要把如何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作为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的重要内容,纳入中小学校长培训的全过程。要充分利用和整合各种培训资源,引导广大中小学校长深入研究中小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和特点,切实做好学校管理工作,主动争取全社会的关心和支持,为中小学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提供有力保障,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的要求落到实处,努力开创中小学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新局面。   在政策及业务知识培训方面,要组织校长和全体干训教师认真学习贯彻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以及《国家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2004-2007年)》等。要深刻认识新行动计划形成的时代背景,深入领会《行动计划》的精神实质,全面把握《行动计划》关于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各项要求,增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自觉性。要按照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和要求,将新课程改革作为中小学校长培训的重要内容,使广大校长及时了解和掌握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精神内容,并能组织教师积极进行新课程的教学实践。广大中小学校长培训机构要积极引导校长研究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出现的各种新问题,提高他们解决这些问题的能力,促进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 3 加强培训研究,更新培训观念,变革培训模式,提高培训的实效性   质量是培训工作的生命线。要更新培训观念,广泛发动和组织各类校长培训机构和教育科研等部门的专业研究人员和培训者深入中小学进行调研,针对广大校长在教育管理过程中反映的具体问题,平等对话,相互讨论,与校长共同研究解决实践中的困惑和疑难问题。要创新培训方式,根据不同的培训对象,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抓好短期强化专题培训,积极探索个性化、差别化培训。要改革培训方法,积极采用案例教学、互动反思等现代培训方法,增强培训的吸引力。在教学手段上,努力采用如远程教育、网络教学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开展校长培训。 4 构建开放式、高层次的干部培训师资资源信息库   根据新时期校长培训的特点,今年,要在培训师资队伍建设方面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对干训教师的业务培训,既要安排骨干教师到高等院校、国家级干训基地进修深造,又要采取挂职锻炼、承担科研课题、交流合作等多种形式,不断提高专职干训教师的水平。同时继续加强兼职师资队伍建设,按照课程设置的需要,打破封闭用人的界限,通过公平竞争,聘请一些高校或研究机构的知名专家学者、行政领导或企业家担任兼职教师,做到干训教师的专兼结合、互为补充、资源共享,逐步建立校长培训专家资源库。 5 加大对农村尤其是中西部农村和东北老工业基地校长培训工作的支持   要贯彻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配合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进一步提高中西部农村地区中小学校长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培养一大批实施素质教育的带头人。各地要根据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按照《中小学校长培训规定》的要求,创造条件,保证对现有农村中小学校长进行全员培训,巩固和完善农村中小学校长岗位培训和持证上岗制度,同时要采取得力措施,切实加强对骨干校长的培训,为统筹城乡教育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今年,教育部人事司要在教育部中小学校长培训中心举办示范班的基础上,以公开招标方式推出西部地区、东北老工业基地中小学校长培训项目,调动各级干训机构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扩大培训工作的覆盖面。 6 继续加强培训基地建设,开发优质培训资源   要按照政府宏观调控与引入市场竞争相结合的原则,优化培训资源配置,要注意充分利用有关高校的优质培训资源,建立开放的干部培训“大基地、大课堂”,逐步形成布局合理、分工明确、功能完备、特色鲜明的开放型的中小学校长培训基地体系。要加强对国家教育行政学院、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教育部小学校长培训中心三个国家级基地的业务指导工作;制定完善教育干部培训质量跟踪、监督、评估制度与办法,努力促进培训质量与效益的不断提高。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和教育部小学校长培训中心在完成好所承担的中、小学校长高级研修培训任务的同时,要积极发挥示范、辐射作用,努力为全国中小学校长培训网络体系提供优质培训资源。各地要从实际出发,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领导和经费投入,进一步加强和巩固中小学校长培训基地建设。要充分发挥各级中小学校长培训机构在校长培训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具备条件的有关高校要积极参与,分工协作,形成合力,共同做好校长培训工作。凡因布局结构调整,培训机构不再单独建制的地区,要明确承担本地区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的机构、责任者和主要任务。同时要组织力量开发建设网络课程、光盘和文本材料相结合的远程培训资源,充分发挥现代远程教育手段在干部培训中的重要作用,并以此为切入点推动干部培训的信息化建设,实现优质培训资源共享。 7 要拓宽培训渠道,进一步加大境外培训的力度   为适应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的趋势,使我国的中小学校长更有效地以国际视野学习、借鉴国外发展基础教育和管理学校的成功经验,今年,要加大境外培训力度,教育部将组织实施中小学校长、教育系统行政管理干部海外培训项目,积极探索大中小学领导干部境外培训系统模式的完善及方法的创新。进一步发挥国际组织对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的作用,认真总结过去五年实施“中国-联合国儿基会校长培训与学校发展规划(SLT&SDP)”项目的情况,提出新的五年计划,力争扩大项目参与省区市的范围,充分发挥好这一项目的示范和带动作用。 8 加强中小学校长培训队伍的自身建设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切实加强对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的领导,把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摆上议事日程,分管的同志要分而管、管而实。   要把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纳入教育行政部门年度目标考核计划。要注意解决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要关心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者的成长。一方面,工作上给他们压任务、压担子,政治上严要求、严管理。另一方面,要从工作上支持他们,生活上关心他们。要注意在这支队伍中发现人才、培养人才、选拔人才。   《中国教育报》2005年1月18日第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