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困时不潦倒
发布时间:2005-02-26 点击量:1510
芳是我高中三年的同学。从外形上看,她长相一般、体态稍胖、不很悦人,但是,随着交往的深入,她的谦和、善于关心体谅他人等优点,使很多同学愿意和她交朋友。
大学专科毕业后,芳进入当地一家不错的企业工作。不久,她和同事结婚、生子。再后来,她的单位由于管理不善,慢慢地由减少工资、拖欠工资转变为停产、破产。
在单位走下坡路的三四年里,芳的生活很窘迫。她的内心有时很苦闷,但是,她没有泄气、也没有自我封闭。每次同学聚会,芳都积极参加,尽管聚会的同学都在事业单位,名声好不说,而且待遇相当优厚。席间的大部分时间,她总是或微笑着询问大家的近况,或静静地听他人的得意与苦恼,或回答大家对她的关心和询问。尽管大家言谈都很小心,唯恐伤害到她的自尊心,但是她自己从来没有因为单位不好而表现出自卑,也没有因为同学偶尔的言语不慎而敏感多疑、面露不快。就这样,芳从来没有向同学隐瞒她目前的困境,也没有因为深陷困境而间断和朋友们的交往和聚会。
单位破产一年后,芳告诉我们,她丈夫在朋友的推荐下到广州工作了,如果能够适应,她也跟着去。半年之后,她向我们辞行,要到广州工作,此时她丈夫已经是某公司的项目经理。半年后,她也成为所在单位的项目经理,生活有了新的起色。
今天的这个社会,大多数人都在承受着变化带来的压力,一部分人正在或将要面临转岗或下岗的危机。在这个物质特点突出、贫富差距显著的社会,家庭出身给孩子们带来了物质享受上的巨大差异,并由此产生了很多不同的内心感受。整个社会越来越倾向于看重物质利益,漠视人文关怀,加上人与人之间的竞争加剧,人情淡薄,在这样的环境下,人们的心理素质便逐渐显示出巨大的威力。无论你的物质条件怎样、生活环境如何,内心的富有或贫穷将使你的生活质量、生活感受有天壤之别。
我以为,逆境比顺境更容易让人们暴露内心的脆弱与欠缺,而内心的富有能够帮助你战胜经济上的贫穷。像芳那样,在人生困境面前能够尽快摆脱消极情绪的困扰,在大部分时间保持乐观和稳定情绪,并且时刻不忘努力,想方设法走出困境;身处困境时不自卑、不退缩,依然和他人保持交往,平静面对人生得意的同伴,在他人的善意甚至非善意的刺激性言语面前保持平静,并记得关心他人;身处困境时在经济条件和工作条件优越的朋友面前面对现实,坦承自己的困境,并接受他们的帮助和关爱,所有这些,都离不开健康的心理、良好的心理素质。
穷困时不潦倒,得意时不忘形,此为健康人生之境界也!
《中国教育报》2005年2月26日第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