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09日 星期五 农历 乙巳年(蛇)四月十二

群众抒群言

发布时间:2004-12-21 点击量:1394

落实是关键   一项决策作出之后,关键是要强化责任抓落实,做到定人员、定任务、定时间、定要求,使人人肩上有担子、项项工作有着落。在现实生活中,一些地区的客观条件不相上下,发展思路也大同小异,但发展的速度却迥然相异,究其原因,就在于抓落实的力度不一样。一些人在工作中往往口头承诺多,具体承办少;遇到难题推诿多,破解难题行动少;执行决策计划多,具体落实措施少;开头轰轰烈烈的多,收尾富有成效的少。这就使许多好的发展计划只是停在嘴上、写在纸上、挂在墙上。为了推进我们的事业,必须坚决克服那种看似大家都在抓、实则大家都没抓的现象,紧紧抓住“不落实的事”,严肃批评“不落实的人”,让每个人都能精心谋事、潜心干事、专心做事,自觉担负起抓落实的责任。   ———孙积港(山东)    抓具体 具体抓   愿不愿抓落实,反映的是工作作风的问题;会不会抓落实,反映的则是工作能力的问题。抓落实不能只凭工作热情,还要讲究科学方法,其中的关键是要学会抓具体、具体抓。所谓抓具体,就是结合本地实际,把总目标细化为具体的子目标,把亟待解决的重点课题分解为一个个看得见、摸得着、操作性强的具体行动方案,找到“过河”的“桥”和“船”。所谓具体抓,就是在抓落实的步骤上不能急功近利,而是坚持一步一个脚印,按照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一环套一环地去落实,逐个解决问题。既善于从大处着眼,又能够从小处入手,在“细”字上做文章,落实方案尽可能周详具体、深入细致、精益求精。   ———陈大军(湖北)    及时 精确 持久   把好的决策具体落实下去,并达到预期的目的,必须把握三点。一是及时。任何决策都具有一定的时效性,不同的时间会带来不同的效果。决策出台之后,只有在规定的时间内及时落实,才能收到预期效果。二是精确。古人云:差之毫厘,谬以千里。落实决策不能得过且过,满足于“差不多”,必须讲究精确到位、不折不扣。三是持久。落实政策不能开头热、中间冷、最后悄无声,必须常抓不懈,持之以恒。   ———赵崇稳(山东)    多来几个“回头看”   一项决策往往是根据一时一地的情况作出的,而客观情况又是复杂多变的。这就有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有的决策从局部看是有道理的,从全局看则是站不住脚的;从当时看是有利可图的,从长远看则是后患无穷的;从理论上看是可行的,从实践中看则会引发各种矛盾。因此,在决策付诸实施之后,还必须多来几个“回头看”,注重收集反馈信息,了解决策效果,并根据不断变化的客观实际,及时作出调整,在落实中完善决策。   ———刘京明(山东)    防止几种假落实   抓落实,必须防止几种假落实。一是虎头蛇尾式的半拉子落实。重开始,轻结果,政策刚出台时感觉新鲜,大张旗鼓,轰轰烈烈。可坚持不了多久,激情没有了,意志衰退了,落实得怎样也无人问津了。二是敷衍塞责式的空对空落实。做表面文章,搞形式主义,满足于开会搞动员、发文作部署,电话问进度、坐车看成效。三是投机取巧式的功利主义落实。把注意力放在地方利益、部门利益、个人利益上,对政策断章取义、截取所需,对己有利的就执行,对己不利的就一拖再拖,甚至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使政策在落实中变了形、走了样。   ———侯金玉(湖北) 《人民日报》 (2004年12月21日 第九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