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全国十大教育新闻/2004山东教育十大新闻
发布时间:2005-01-02 点击量:1011
《2004年全国十大教育新闻》
本报北京12月28日讯(记者 范绪锋)2004年,在党中央、国务院正确领导下,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取得了新的巨大成就。由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电视台联合主办,浙江宁波华茂集团协办的“2004年全国十大教育新闻”评选今天揭晓。本年度全国十大教育新闻是(按时间顺序排列):
一、中央财政投入百亿启动西部“两基”攻坚。
到2007年我国西部地区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
二、国务院批转教育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这一计划是教育系统进一步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快今后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基本蓝图。
三、《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发表。
《意见》就全党全社会进一步做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作出了重要部署。
四、国家助学贷款出台新政策。
对国家助学贷款工作进行了调整和完善,自2004年秋季开学后在全国普通高校全面实施。
五、教育部等七部门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
会议提出要面向市场,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加快培养大批高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逐步建立起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六、我国首部《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发布。
《规范》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规范、学术引文规范、学术成果规范、学术评价规范和学术批评规范都作了明确的规定,对明确学术要求、保证学术质量、维护学术尊严、净化学术环境,具有重要作用。
七、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实行“一费制”,继续扩大免费教科书发放范围。
截至目前,25个省份已全面实行“一费制”,5个省份正逐步推开。同时,国家从今年秋季新学期开始继续扩大免费教科书发放范围,2400多万名中西部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受益。
八、全社会隆重庆祝第二十个教师节。
党和国家领导人在人民大会堂亲切会见了出席庆祝第二十个教师节暨全国优秀教师表彰大会代表。
九、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
以党中央、国务院名义下发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文件,这在我们党和国家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十、我国开通全球规模最大下一代互联网。
为全国高校和科研单位提供每秒1G至10G比特的高速IPv6接入服务,国内100所高校将成为首批受益者,明年接入高校有望达到200所。
《2004山东教育十大新闻》
1. 对市级政府进行教育综合督导评估。
3月14日至4月3日,省教育督导评估团分3个分团,在组织各市及县(市、区)认真自查、自评的基础上,对全省17市2003年度教育工作进行了综合督导评估。6月23日省政府办公厅以鲁政办发〔2004〕60号转发了省教育厅《关于2003年度教育工作综合督导评估情况的报告》。督导结果在《山东政报》公布。韩寓群省长11月18日对全省教育综合督导评估工作做出重要批示。此次督导评估,指标及内容切合实际,方法比较科学,依法实施督导后有加强跟踪督查整改,成效十分明显。
2.我省7所高校升格或更名。
上半年,教育部下发文件,批准我省7所学校升格或更名。专科升本科4所:山东公安专科学校升格为山东警察学院,枣庄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升格为枣庄学院,滨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升格为滨州学院,菏泽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升格为菏泽学院。中专升专科的2所:山东省中医药学校升格为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淄博师范学校升格为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更名的1所:青岛建筑工程学院更名为青岛理工大学。同时,教育部办公厅还同意在烟台师范学院基础上筹建鲁东大学,筹建期为一年。这一批学校的建立,促进了我省高等教育的规模扩大和层次、布局、学科专业结构的进一步优化,对我省高等教育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截至2004年底,我省有普通高校97所,本科高校37所,高职高专60所。
3.全省高一年级全部进入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
2004年秋季我省高一年级全部进入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是全国2004年秋季起首批进入高中新课程实验的四个省区之一。为做好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工作,我省前期做了大量准备工作,制定了《山东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方案(试行)》、《山东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师资培训方案》等,启动了高中新课程通识培训。 2月27日,全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工作会议召开,标志着我省高中新课改正式启动。
4.职业教育工作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8月23日全省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在济南召开,标志着我省职业教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省委副书记、省长韩寓群给大会致信,副省长王军民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提出,坚持科学发展观,面向社会,面向市场,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加强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布局相结合,与企业相结合,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扩大中职招生规模,为我省制造业发展培养数以千万计的高素质劳动者。 会议制定了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和职业教育“十百千工程”建设方案。会前,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了省教育厅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工作的意见》(鲁政办发[2004]68号)。
5.秋季开学全省义务教育阶段实行“一费制”。
为进一步规范中小学收费管理,治理教育乱收费,切实减轻学生家长的经济负担,落实政府对义务教育的投入责任,确保义务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省政府决定,从2004年秋季新学年开始,在全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推行"一费制"收费办法。省教育厅、物价局、财政厅出台了《关于在全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试行“一费制”收费办法的意见》。7月2日,山东省物价局在济南召开了全省义务教育阶段"一费制"收费办法听证会,对我省义务教育收费"一费制"实施方案进行论证。
6.国家助学贷款工作取得重大进展。
8月10日,省政府办公厅转发了省教育厅、财政厅、人民银行济南分行、山东银监局《关于切实做好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意见》,成立了五部门组成的协调小组,改革了财政贴息方式和延长还贷年限。8月11日,中国人民银行济南银行、山东省财政厅、山东省教育厅下发了《关于开办山东省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业务的通知》。10月12日,山东省国家助学贷款管理中心与山东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签订了我省高校国家助学贷款业务合作协议。王军民副省长出席了签字仪式并讲话。山东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承担我省国家助学贷款业务,将高校国家助学贷款和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两种方式结合运用一并办理,省内学生回生源地办理国家助学贷款,外省籍学生由高校集中办理国家助学贷款,我省国家助学贷款工作取得重大进展。
7.我省隆重庆祝第二十个教师节。
9月8日,省委、省政府在济南南郊宾馆召开大会,隆重庆祝第二十个教师节,表彰我省教育战线上涌现出的先进单位和个人。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张高丽出席并讲话,省委副书记、省长韩寓群主持会议。 会议宣读了表彰决定和通报,张高丽、韩寓群等省领导向省人民教师、优秀教育世家、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职业道德"双十佳"代表颁了奖。山东电视台公共频道现场直播了大会实况。教师节前后,我省各大媒体集中版面或时段宣传了优秀教师代表,取得了很好效果。
8.我省评出首届齐鲁名师和首届高校名师。
9月14日,根据《山东省齐鲁名师建设工程方案(2004至2008年)》精神,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我省对齐鲁名师建设工程人选进行了初评、复评,经公示和审核,共评选出62名中小学教师作为齐鲁名师建设工程人选。10月19日,我省评出首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获得者,共评选出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35名。首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候选人是从62所高校推荐的110名校级教学名师中,经专家认真评选确定的,最大年龄的66岁,最小的只有38岁。这些获奖教师候选人长期奋斗在基础课程教学第一线,成绩突出。高校教学名师奖评选,是“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部分。其目的是促进教授上讲台,鼓励名师为本专科生开设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从根本上提高我省高校教育教学质量,推进高校的素质教育。
9.我省公布首批40个“泰山学者”特聘教授岗位。
11月5日,省政府根据《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泰山学者”建设工程的意见》(鲁发〔2003〕20号),确定设置山东省高等学校首批(2004至2008年)“泰山学者”特聘教授岗位40个。在规定的基本条件下,全省共有24所高校申报了“泰山学者”建设工程特聘教授岗位,经过技术评议和资格审查,确定了11个门类,51个一级学科的135个二级学科点,提交“泰山学者”建设工程实施工作委员会进行正式设岗评审,最终确定了40个首批“泰山学者”特聘教授岗位。
10.全省普通高校在校生人数达94.6万。
2004年,全省普通高等教育共招生327452人,比上年增加53558人,增长19.6 %。其中本科招生118623人,专科招生208829人。从1999年起,我省普通高等教育连续5年保持高速增长,在校生由1998年的18.7万人,增加到2004年的94.6万人,平均年递增31.0%。全省共招收研究生1.1万人,在校研究生达到2.96万人。
(山东省教育厅新闻宣传中心、现代教育导报联合评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