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17日 星期三 农历 乙巳年(蛇)七月廿六

福州师德建设举措实面貌新

发布时间:2004-11-07 点击量:4357

福州乌山小学的郑爱金、林松华两位教师到学生家中,为伤病学生补习功课,长达一个多月,不取分文;福州一附小教师关波身患严重的肠粘连和肾病,全身浮肿,却不顾医生劝阻,坚持毕业班的教学工作,几次晕倒在课堂上;连江三中初三英语教师林琦,放弃周末与家人团聚的机会,走遍了所教两个班级121个学生家庭,对个别因厌学或其他原因而放弃学业的学生,多次上门做工作……这是福州开展师德建设以来涌现出的感人至深的故事。   如何办让人民满意的教育?突破口究竟在哪里?2001年,该市教育局组织了一项问卷调查发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教师队伍的师德师风出现了“杂色”和“杂音”。一些教师讲利益多了,讲奉献少了;讲工作条件多了,讲艰苦奋斗精神少了;应付工作多了,事业心、责任感少了。这些现象虽然发生在个别地区和学校,发生在个别教师身上,但这些行为有悖社会公德和教师职业道德,有损教师形象,也严重影响了教书育人工作。这种种情况使福州市教育局深深领悟到,要争创省会一流教育,真正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加强师德建设,迫在眉睫。   2003年,福州市教育局局长赵素文在全市教育系统作全面加强师德建设的动员时说,师德建设如果仅仅空守一纸设想,没有立足于未来,立足于实效,再美好的愿望都可能成为“镜中花,水中月”。   2003年1月,福州市教育局正式作出了加强师德建设的部署,经过慎重调研,并针对最突出的问题,出台了《关于2003年开展“师德建设年”活动的意见》,坚持以人为本,力争做到“三贴近”,激励整改双管齐下,开展“十查”、“三进”、“五评”活动。   “十查”的具体内容是:查理想信念;查依法执教;查爱岗敬业;查热爱学生;查严谨笃学;查团结协作;查尊重家长;查廉洁从教;查为人师表;查服务观念。“三进”的具体内容是:进家庭,组织教师到每一位学生家里进行一次家访,收集家长对学校工作的意见与建议;进学生宿舍,要求寄宿生学校的教师经常到寄宿生宿舍,帮助学生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进社区(乡村),要求每一所学校都要积极主动与所在社区(乡村)联系,听取对教育工作和教师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五评”的具体内容是:学生评教师;教师评校长;社会评学校;学校评教育行政部门;县(市)区教育局评市教育局。   《意见》下发后,各县(市)区、学校都成立了“师德建设年”活动领导小组,大多数学校开设了“师德信箱”、“师德监督电话”,一些学校还聘请了“师德监督员”,随时受理社会各界对师德师风问题的举报。   还有部分学校建立了教师师德档案,将教师师德状况与评优、评先、晋级、人事聘任及奖惩挂钩,切实做到“师德建设年”活动有部署、有落实、有检查。   为进一步推动师德建设,2004年,福州市广泛组织开展“八个一”活动,即召开一场动员会、进行一次对照检查、发动一次全面家访、召开一场社区座谈会、组织一次评议活动、聘请一批师德监督员、组织一次教学基本功比赛、组织一场师德演讲报告会。   同时,福州市十分注重挖掘平凡中的不平凡精神,挖掘师德模范的真人、真事、真心、真情,使先进人物贴近教师、感染教师、引导教师。   闽清县金沙学区宝峰小学教师黄伯容,从教10年来,长期扎根山区任教,自觉做到个人利益服从组织利益。黄伯容说:“只要这里还有学校,只要这里还有学生,即便这里就我一个老师,我也愿意留在这里教书。”她始终把方便让给别人,把困难留给自己。她以极大的热情克服工作、生活中的困难,把全部精力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去。今年7月,黄伯容为抢救溺水学生黄思圆、谢锦灿英勇献身,年仅31岁。她用年轻的生命谱写了人民教师的光辉篇章,为无数的教育工作者树立了新时期人民教师的崇高形象。   福州市始终注重师德建设的实效性和可操作性,有完整的师德建设体系,有稳定可靠的师德载体,有行之有效的师德建设方法。他们以具体措施丰富完善师德建设模式,提倡在教学中渗透,在活动中教育,在生活中培养。正因为如此,他们的师德建设才没有与计划南辕北辙、相去千里。   在采访中,记者深切地感受到福州师德建设所带来的变化。现在教师队伍中出现了“六多六少”的新气象:全市爱岗敬业的人多了,不思进取的人少了;为人师表的人多了,举止失范的人少了;无私奉献的人多了,追逐名利的人少了;廉洁从教的人多了,以教谋私的人少了;关爱学生的人多了,体罚学生的人少了;尊重家长的人多了,态度粗暴的人少了。   《中国教育报》2004年11月7日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