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09日 星期五 农历 乙巳年(蛇)四月十二

把握网络思想教育主动权

发布时间:2004-11-23 点击量:1856

从调查结果看,校园BBS几乎是所有高校大学生浏览最多、最受欢迎的校园网站。因此,加强校园网BBS舆论引导和思想辅导功能,是唱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旋律的中心环节。   利用网络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是个新课题,因而,思想政治教育者转变观念和适应形势也是当务之急。   必须加强对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帮助他们在网上明辨是非,使其增强自我防范能力,自觉抵制不良信息的诱惑,做遵纪守法的好网民。   现在,网络技术日益深入校园生活并成为大学生传播信息和获取知识的重要渠道,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乃至思想观念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并正改变着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同时也要看到,西方网络文化的强势地位,对大学生的意识形态、思想文化日益形成影响。这给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和充分运用校园网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使大学生在享受网络传播信息的同时,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   为此,我们必须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的要求,努力做好以下基础性工作:   一、重视和加强校园网络建设,积极占领网上思想阵地。高校党政领导高度重视是思想政治工作进网络的关键。各高校要把这项工作列入学校的重要议事日程,制定工作方针,扎实地开展起来,并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大力支持。要从实际出发,采取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办法,逐步建立网上思想政治工作平台。以清华大学为例,目前,除部门工作主页外,还建成了《新清华》电子版,开通“校园论坛”BBS等,承担起了网上舆论引导的工作,构建了统一的清华大学校园局域网,使校园网络覆盖到了教育场所、学生宿舍,学生在各种场所都可上网,为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全面铺开奠定了基础。同时制定了更加严谨科学的网络管理条例,使校园网络管理更加规范化,并对校园网栏目的设置进行规范,增设适应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的新栏目,以突出网络的服务功能。对学生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在网上及时反馈和解答。事实证明,通过网络服务,提高了校园网的访问量,为网上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创造了条件。   二、加强校园网舆论引导和思想辅导功能,唱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旋律。从调查结果看,校园BBS几乎是所有高校大学生浏览最多、最受欢迎的校园网站。因此,加强校园网BBS舆论引导和思想辅导功能,是唱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旋律的中心环节。要对一些敏感的思想、观点进行疏导、分析和辅导,帮助学生明辨是非,提高思想认识。对于社会热点和焦点问题,给予特殊关注,进行思想引导,释疑解惑,既严格把好政治关,又以平等的身份和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要在积极占领网上思想阵地的同时,加强高校网络信息安全与舆论建设。清华大学从实际出发,以《清华新闻》、《清华研究生》、《文苑》电子版配合校园BBS,承担起网上思想引导工作。学校共青团网站还专辟有共青团思想政治教育网页,开设反映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情况的“清华大学TSM协会”网站,加强了网上科学理论的宣传教育,牢牢占领校园网络思想主阵地。   三、加强校园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构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平台。高校要将相关部门和群团组织整合起来,共同构建校园网络思想政治工作平台。加强网上思想政治工作的关键在人,必须建立起一支网络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包括由校党委工作部门和有关群众团体的干部和校内各院负责学生工作和党务工作的干部和学生骨干队伍,并组织学生网络自律组织,进行自我教育与管理,引导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进行素质教育,积极协助学校有关部门和老师,进行网络监控和管理。队伍要坚持网上工作和网下工作相结合的方针,把握主动,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引导工作。同时要经常组织培训,不断提高思想政治工作者应用网络技术的能力。网络管理是融思想政治工作和网络技术于一身的新型管理,高校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对网络思想政治工作队伍进行网络知识培训,使他们既有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修养与实践经验,又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理论并能熟练进行网络操作,注意从网上搜集信息,掌握社会动态,准确把握大学生思想脉搏。利用网络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者来说是个新课题。因而,思想政治教育者转变观念和适应形势也是当务之急。   四、努力探索和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建设。要在掌握思想政治工作一般规律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掌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特殊规律,特别是提高学生网络道德水平,加强大学生校园网络道德建设。许多学生问题都是发生在网络上,但根子在网络之外。校园网络刚刚兴起,很多规则还没有建立起来,大学生在网上容易受不良影响而发生一些问题。因此,必须加强对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帮助他们在网上明辨是非,认清美丑,加强自我约束,使其增强自我防范能力,自觉抵制不良信息的诱惑,做遵纪守法的好网民。   “数字化革命”已经改变了校园以往思想教育与知识传播的方式,校园文化正在重新建构。可以预见,随着信息化建设的不断发展,校园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将日益显示出其强大效用。(刘书林系清华大学高校德育研究中心主任,文小勇系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博士生)   《中国教育报》2004年11月23日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