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国家食品安全体系参考
发布时间:2004-12-10 点击量:1032
泰国食品安全注重系统化全方位
为顺应人们日益提高的食品安全要求,泰国政府2004年提出了“让所有人享用安全健康食品”的食品安全政策,要求在泰国生产、消费或出口的食品质量一律达到国际标准。在泰国,食品安全控制由卫生部和农业部等几个独立部门共同负责。
泰国的食品法把所有食品分为三大类:特别控制类食品、标准类食品和标签类食品。一般来说,泰国食品在上市前,其生产商或进口商首先要取得生产或进口许可证,特别控制类食品在生产或进口前需要申请注册,标准类食品要申请生产通知单,其质量必须达到规定标准。而对于标签类食品,主要是对其食品标签进行审查以防误导消费者。食品上市前的广告宣传必须获得泰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的许可,宣传失实的广告被明令禁止。
泰国食品管理部门对食品的抽查通常分为常规检查和申诉检查两类。申诉检查主要是为了搜集“问题商品”的不合格证据以便诉诸法律。一旦在检查中发现违反规定的情况,将对责任人采取查封工厂、吊销营业执照及起诉等惩罚手段。
泰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说,泰国食品安全系统的一大特点是在食品上市前就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这从根本上减少了食品安全问题的产生。他说泰国目前已经建立了“食品安全网络”和“食品疾病监督系统”。泰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设有24小时消费热线服务。
泰国卫生部、农业部和其他相关部门还于2003年3月制定了新的食品控制战略,包括提出年度食品监督和检测计划,禁止不安全或不合标准的食品入境,对屠宰场实行严格监控,改善渔港的卫生条件,增强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等。
美国食品安全靠体系
美国在保障食品安全方面有一个十分强大的体系,比如完备的法律法规、遍及全国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应对特殊领域的特殊做法等。美国在食品卫生方面规范企业、团体和个人行为的联邦法律法规有35部,主要包括《联邦食品、药品和化妆品法》、《公共卫生服务法》和《食品法规》。
《联邦食品、药品和化妆品法》从各个方面对这三类产品的安全做出了规定,在有关食品的专门章节中,立法者对掺假食品、错贴标签的食品、紧急状态下食品经营许可证的控制、发生争议时的司法复议等内容做出了详细规定。
由食品和药物管理局颁布的《食品法规》则对食品的生产、加工和销售整个过程的安全卫生标准做出了详尽规定,比如对从业人员资历、健康条件的要求,对生产场地的具体要求等。不论是对从事食品生产、销售、运输和经营的企业,还是对食品工业的监督管理部门,该法规都是一个包罗万象、很有帮助的实施细则。该法规每两年更新修订一次,许多州、地方政府和100多万个食品零售商都在各自的日常运行中参照并应用这一法规。
在确保食品安全方面,美国食品工业的主要责任是确保其生产、销售的食品符合安全卫生标准,而政府管理机构主要职能是确保食品工业履行其责任,并在必要时采取制裁措施。
美国联邦政府负责食品安全的主要职能部门有6个,比如隶属于联邦卫生部的食品和药物管理局和疾病预防和控制中心、隶属于农业部的食品安全与检验局等。这些联邦机构在制定食品安全标准、实施食品安全监管、进行食品安全教育等方面各司其职,形成了一个食品卫生监管体系。
美国的食品安全保障体系被认为在世界上居领先地位,每年仅联邦政府用于食品安全保障的费用就达10亿美元,但美国每年因食物引起的疾病仍达数百万例,其中死亡病例达9000例,每年治疗因食物导致的疾病的医疗费用以及因此造成的生产损失可超过10亿美元。
英国严把食品安全关
英国的食品标准及食品安全由政府数个部门、地方主管当局以及其他多个组织负责。例如,食品安全质量由卫生部等机构负责;肉类的安全、屠宰场的卫生及巡查由肉类卫生服务局管理;而市场、超市、酒楼、餐厅及食品零售店的检查则由地方管理当局管辖。其中制定各种标准、负责总体事务的则是食品标准局。1997年,工党在竞选时承诺当选后成立食品标准局,以保障公众食品卫生。英国政府根据1998年1月14日发表的白皮书《食品标准局:改革推动力》,建议设立一个机构,全权规管整条“食物链”(从食品生产者至最终消费者)的一切事宜,食品标准局应运而生。
该局由卫生大臣负责,每年提交报告、整体计划和事务计划,其年度报告要呈交英国国会审阅。该局每年都需要重新审核它承担的责任,还可向公众披露其向卫生大臣提出的建议,若卫生大臣拒绝接纳该建议,必须公开作出解释。
在食品监督的过程中,英国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机制,惩劣赏优,非常明确。比如说,对于英国人最重要的奶制品,有关负责机构会每隔2年至2年半,对奶牛场进行一次卫生巡查。通常每年抽取未经处理的牛奶样本2次,如不符合法定卫生标准,生产商最终可能会被取消其牛奶场的注册。
为了追查食物中毒时间,英国政府还实施了多种机制,比如“食品危害报警系统”、“食物中毒通知系统”、“化验所汇报系统”和“流行病学通信及咨询网络系统”。当发生重大事故,需要采取全国性行动通知公众或在市场上收回大量食品时,食品危害警报系统便开始运作。若地方主管当局发现问题可能广泛蔓延,便会确定可能受影响的范围,以及对健康造成危害的程度,然后将有关资料送交卫生部,以便考虑在全国层面上采取适当的统筹工作。
自1986年,英国兽医人员首次发现疯牛病以来,英国在10年间损失了百亿英镑,并且造成140多人死亡。这样惨痛的教训迫使英国建立起了一套完整的预防和检测疯牛病疫情的体系。自1996年起,英国便制定了2项强制性措施控制疯牛病发生。其中一项是规定未经过疯牛病检测的、年龄在两岁半以上的牛,不能直接用作人类食品,这就是通常所说的“30个月以上条例”。在欧盟各国,只有英国执行这一措施。
另外,英国政府还组织、支持和鼓励食品安全方面的科研和合作。当前的很多食品安全问题需要通过强大的科研力量、有效的控制措施和食物链中种植者、饲养者、加工者、销售者直至消费者间的充分合作来解决。英国政府就在其中发挥了主导作用。
《中国教育报》2004年12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