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09日 星期五 农历 乙巳年(蛇)四月十二

老师也需要关怀

发布时间:2005-01-09 点击量:1415

  曾在网上看到一则新闻:一名年轻的女教师,“为了让孩子们好好学习”,就用削铅笔的小刀在42名孩子的手心上划,其中一个孩子被吓得大小便失禁,最后晕了过去,他是42名学生中唯一没有被划伤的。   读罢新闻,我不寒而栗,更联想起类似事件,诸如某省出了“禽兽教师”、教师体罚逼疯了学生等等,有些教师的行为简直令人发指。每每读到这些内容,我都为自己的同行汗颜,并且深切地希望:鉴于职业的特殊要求,在选拔教师时要优先考虑道德品质。   “学博为师,德高为范”!我常常在想,还有多少教师愧对“教师”的称号?可同时,我也在思考上述镜头之外的事情。要知道,这些镜头虽然真实,但未必全面。   作为一名普通的中学教师,我更清楚地知道,我的同行多是这样的人:他们整天埋在繁重的教学任务中,没有节假日,没有8小时以外;他们在升学的压力下身心疲惫;他们为了学生忽视了自己的孩子,他们不断召开家长会却总是在自己孩子的家长会上缺席;他们在繁华喧闹的城市中依然甘守清贫和寂寞……这些是不胜枚举的呀!难道这些人只有在教师节时才需要被提起吗?   当弊端被媒体不断作为焦点来报道的时候,当舆论的谴责声不断的时候,当大家都以“教育行家”的身份指手画脚的时候,当家长不断把质疑的电话打到学校领导甚至教育行政部门的时候——我们的老师开始畏首畏尾、甚至束手无策了:   学生只能赏识不能批评,一批评就有伤害学生心理之嫌;就连作业留多少才适当,如何批改才能博得家长和学生的信赖等,老师都要思量再三;新课改动作要快,慢了就是跟不上时代;应试教育要搞,成绩不好可怎么得了?孰不知,中考高考是疾风,老师只是墙上草,风一吹,草焉能不倒?分分分,不只是学生的命根,更是老师向学校、向家长、向社会交上的答卷!   一面是永无休止的考试与评比,一面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美誉,老师无不在现实与理想的夹缝中,在良知与功利的矛盾中,在新课程与旧理念的斗争中,战战兢兢、步履维艰。   在此,我真诚地希望大家能真正地关注教育,而不是简单地指手画脚;希望大家都能真心地关怀教师,而不是一味地横加指责。   教育是社会的问题,需要广泛的人文关怀。它的发展,仰仗公众的热情,更需要理性和智慧的思考。   请给老师一个宽松的教育空间!   《中国教育报》2005年1月9日第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