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心与心虚
发布时间:2005-05-03 点击量:9330
看到这个标题,或许有的朋友会问:你是不是写错字了,或是把字重复了?还是故意玩文字游戏呢?“虚心”与“心虚”根本就是两个不沾边的词语啊!
且慢。既然笔者写下这个标题,自有笔者的道理。不信,看后便知。
关于讲“虚心”的问题。不少的人都晓得,人能够虚心,不骄不躁,这是值得大力提倡的
良好的道德和素质。常言道:“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讲得就是这个道理。因为,人不虚心,盛气凌人,蛮横无理,不光自己要犯错误,影响个人的进步,更重要的还要影响与别人的团结,如果是位领导者,不虚心,就听不进别人的意见和批评,就会影响正确地决策,造成更大的损失。所以,虚心是需要人人作出终生努力的奋斗目标和行为的准则。
关于“心虚”的问题。这则是一种与虚心完全不同的概念。人之所以心虚,或造成一个人心虚的原因,往往是错综复杂的,这里排除由于疾病所致的生理原因之外,还有其它多方面的。比如,有的人不善于学习,知识狭窄,因此,每当别人或组织和领导交给他办一些事情的时候,他往往不能大胆地接受,无法胜任,由于缺少知识而心虚。比如,有的人由于做了对不起别人或大家的事,又由于心胸狭窄,不敢大胆地承认错误,不能从容面对别人和大家,在每当见到别人和大家的时候,便心虚得很。再比如,有的人由于私心严重,或为了家庭和小团体的利益,触犯了法律法规,又不敢主动地投案自首,争取宽大处理,而是表现得整天坐卧不安,顾虑重重,心虚得厉害,一旦被查处时,又后悔晚矣。总之,心虚,多与理亏有关。由于失去了真理,手里没有真理,不敢面对现实,所以,就不能理直气壮。
我之所以谈论“虚心”与“心虚”这个话题,是因为在现实生活当中,还有一个相当普遍的不良现象,既本来是自己心虚方面的原因,却不能勇于承认错误,还要偏偏装出自己非常“虚心”的样子,以“虚心”的表现形式来掩盖其“心虚”的不良态度。例如,有的基层单位的领导同志,在对待下层和群众的意见的问题上,往往是表面上“虚心接受”,表态很好,慷慨激昂,而实际上是“坚决不改”,根本不接受,甚至背地里加以拒绝。那么,为什么明明是自己做错了事,本应该承认错误,自觉接受组织的处理的,却不敢公开认错,不虚心接受呢?经过认真的观察和分析,究其原因,往往就是由于领导者“心虚”造成的,害怕一旦承认了错误,上级要处理自己怎么办?为了使自己不受处理,或躲避处理,只好作出了只虚心接受表个态,不从根本上接受和认错。
因此,在对待基层有些领导在接受群众意见的时候,千万不要光看他们说得如何,而是要注意从他的实际行动上看做得怎么样。不能让他们表面上的“虚心”代替和掩盖了其实质上“心虚”的问题。
来源:光明网 2005年5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