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02日 星期五 农历 乙巳年(蛇)四月初五

人际关系的和谐是最基本的和谐

发布时间:2005-04-25 点击量:163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基于对党的执政规律深刻把握而提出的重要观点,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一次重大创新。胡锦涛总书记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就告诉我们,构建内涵丰富的和谐社会,关键是人,关键在人,人际关系的和谐是最基本的和谐。   人是世间最基本、最具活力,也是最可宝贵的要素。人在参加社会活动和生产实践的过程中,为了不断改善和发展自身物质文化需求的生存条件,就不断创新文明、完善制度、提高效率、修养道德,从而推进了社会文化的发展进步。通俗地说,人要生存,就必须参加生产与社会活动,而在参与各项活动的过程中,个体的人与人就交织为各种特定的群体关系。这种关系是其它各项关系的基础,在某种程度上又决定着其他关系的本质与社会特征。可以想见,如果没有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社会就会失度失衡,道德就会滑坡跌落,经济就会迟滞僵化,文化就会散失变异,自然也会缺耗不再。行为失谐,尚可挽正;人际失谐,百事无成。也只有以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为基点,才能圆润各种社会关系,化解各种现实矛盾,妥置社会各阶层存在及相互关系,建设人民群众日益向往的健康和谐的美好社会。   小道理说明大道理。就一个人而言,在家庭之间,如若婆媳不和、夫妻不睦,整天生气斗殴,自然心情不畅,不仅影响健康,而且工作也没劲头,还容易出错;邻里之间,如若缺乏理解与友爱,譬如传播“老婆舌头”、楼上夜半放音响、脏水泼在人门前等,也会邻里失和、指桑骂槐、斗出人命;社会之间,如若人与人缺乏诚信、勾心斗角、争名逐利、丧失人格,就会影响社会的安定团结,激化社会矛盾,危害经济建设的大局;人与自然之间,如若在向自然索取自身生存的必需之外,还无度地攫取自然资源,破坏自然环境,甚或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来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就会使人在创造所谓高级文明的同时,逐步走进自己双手挖下的由于破坏自然而葬送人类自身的墓坑。   加强人的全面建设是人自身的内在和谐的前提。以人为本,既是社会和谐的标识与要义,也是实现人的健全人格、修身养性、敬畏自然、坦直率真的准则与标尺。人,除了在家庭、单位、社会等扮演的不同角色外,最根本最重要的是应该修养历练成为一个本色的人,一个志趣高雅的人,一个心地方正健康的大写的人。只有修养打造一个个自身和谐的人,才会形成一个个与时俱进、凝聚和谐的人际关系纽带。否则,失去了一个个顺应时势、凝聚和谐的人际关系纽带,哪怕是只有一个环节“脱钩”、“滑扣”,不仅人的积极性与创造性难以生发,就是人际关系、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也可能成为空话。   人的自身和谐虽为人际和谐奠定了必要基础,但真正实现人际关系的和谐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是伴随着人际关系和谐不断推进社会和谐的一个长远的历史性过程。静心一想,目前有不少社会矛盾、经济坎坷、利益纠纷、思想颓废等不和谐问题,深究起来,正是人际关系的不和谐或直接、或间接、或演变、或激化造成的。这些问题是枝蔓、是表象,根源是人,决定于人的自身素质。人际关系的不和谐,本质上是利益关系的不和谐,而利益关系的不和谐将会制约并诱导人际关系的不和谐,还将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失去理性的选择与和谐。 《人民论坛》 (2005年 第四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