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为什么与阅读渐行渐远
发布时间:2005-05-12 点击量:2553
最近,笔者有幸聆听了中国教育报《读书周刊》一位老师关于教师读书的演讲,很受启发。作为一名教师,我想根据自身和周围的实际谈谈中小学教师与阅读渐行渐远的原因。
一、应试教育的巨大压力使中小学教师的阅读空间大为缩减。现在基础教育的现实是:“大张旗鼓宣扬素质教育,脚踏实地落实应试教育”。以前是“分分分,学生的命根”,现在是“分分分,教师的命根”,教师的晋职、晋级、评先、评优都系于此。由于现在地区之间、学校之间、班级之间、教师之间的评比愈演愈烈,使得教师为了一分、两分甚至零点几分争得不可开交,许多教师连家庭的正常生活都难以维持,哪里还有时间、精力去读书?即使是阅读,也只是读几本教辅用书以提高教学技巧、学习成绩,那些提高人文素质、科学精神方面的公共阅读几近绝迹。
二、中小学教师功利的价值取向是其远离阅读的重要因素。即使不把中小学教师完全纳入知识分子范畴,至少他们也是与知识分子关系最为密切的一个群体,或者说中小学教师是“准知识分子”。教师职业的特殊性要求他们必须传承中国知识分子的家国情怀,把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和人道主义的道德诉求教给学生,使学生形成自立、自强、自尊的健全人格,把更多的人推进知识分子的行列,至少也应当让所有学生通过教师受到“知识分子”的影响。这就要求中小学教师必须通过阅读、思考和实践以提高其“知识分子的素养”。但许多中小学教师只是把教师作为一种普普通通的职业,当作谋生的手段,缺乏知识分子应有的情怀,缺乏阅读的内在冲动。
三、对哲学和社会科学的偏见也是影响中小学教师远离阅读的重要原因。许多中小学教师特别是理科教师,总认为数理化是最重要、最有用的,哲学和社会科学是虚的、没用的。这种认识,使他们不屑去阅读这方面的书籍。甚至有些文科教师也有这种错误认识。因此,在全社会范围内提高哲学和社会科学的地位,宣传哲学和社会科学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鼓励人们阅读这方面的书籍应是知识界的一项重要任务。
四、经济也是影响中小学教师阅读热情的重要因素。一方面,教师的工资水平不高;另一方面,现在书籍的价格又高得离奇。想买书,但买不起、不敢买的尴尬处境在知识分子中是普遍现象,何况对于收入不高、又不愿阅读的中小学教师。真希望奇高的书价能降下来,让热爱读书的人买得书、藏得书,让热爱读书的人影响不读书的人,从而使读书成为全社会的一种时尚。
( 江苏省东海高级中学 赵鑫军 )
《中国教育报》2005年5月12日第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