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访江苏洋思中学校长蔡林森
发布时间:2005-04-13 点击量:1942
在许多人眼中,“洋思”是个“谜”。
但校长蔡林森却自称是个平凡的人。他说:一个老师必须热爱学生才能教好他们。在他眼中,“没有教不好的学生”。他爱每一个孩子,“相信人人都可以成才”。他创造出没有让一个学生掉队的奇迹……
2000年4月28日,出席全国先进工作者表彰会,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江泽民同志接见该校校长蔡林森。去年国庆,蔡林森作为我省教育战线的唯一代表赴京参加建国55周年庆祝活动,温总理握着他的手,动情地说:“你们都是功臣呀。”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校园处处是“没有教不好的学生”的氛围
3月中旬,记者慕名来到泰兴市洋思中学。相信每个学生都能学习好、教育好,是蔡林森从3个子女的教育中获得的切身体会。年近花甲的蔡校长告诉记者,爱人没有文化,是个典型的农村妇女。我常年在外,3个子女的抚育,全落在老伴一人肩上,小学阶段没有一个成绩冒尖。大儿子5岁还不识数。次子小学时成绩中等偏下,上小学四年级时,把成绩报告单上的算术“68”分改成“88”分。特别是女儿,小学毕业时,成绩全乡倒数第一。读中学了,我把他们带到洋思上。当时,我一不给他们订资料,二不给他们补课,主要抓了引导孩子自查自测,自己更正,达到了“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以女儿为例吧,每天中午,我就叫她叙述上午学过的例题。哪一道错了,就在哪道题旁边打一个“?”,但我不讲,让她自己思考、更正,她拼命地动脑筋,嘴里不停地问:“怎么错了?怎么错了?”她急得满头大汗,我还是不讲,耐心地等待她的回答。等呀,等呀,她终于惊喜地叫起来,说出了正确的答案。我笑着说“对呀”!以后,我利用散步、洗脚、在床上没有睡着的时候,再问几十道类似的题目,让她真正地理解并能运用。就这样,孩子把课本上的每一道习题都搞熟了,就变巧了。后来他们慢慢学会了自学,读完初一,都一跃成为优秀生。大儿子考取上海交大,小女儿考取华东师大,并先后赴美留学;二儿子大学毕业后入了党,提了干。
蔡林森告诉记者:“活生生的事实在我脑海里引起很大的震动,我想,如果像我对待自己孩子那样,去教每个学生,还有哪个教不好呢?差生不是因为脑子笨,而是因为这个那个原因,缺课太多,问题成堆,失去信心而形成的。只要从实际出发,给他适宜的条件,再引导他有针对性地补缺、由浅入深地学习,差生就一定会变成好学生。”由这个朴素的教育思想出发,他带领洋思人开始了一项平凡却伟大的教育实验,并取得了“从上帝般的令人敬爱,到上帝般的令人敬畏”的教学质量。1991年以来,每年招收的1500多名学生中,80%是外地家长送来的“问题学生”,但进入洋思后,都走上了爱学习、守纪律、讲文明的正道。
生活是一本书,也是一门课程,随处可见“学会吃饭、睡觉、洗澡”等标牌
11点30分,下课铃响后,全校学生同时走出教室,有秩序地走进餐厅。等本桌的8名同学都来齐了,值日生负责分饭、分菜。楼上楼下3000多名学生同时用餐,听不到任何喧哗,没有人乱跑乱蹿。20分钟左右,所有学生全部吃完,并将餐桌、碗筷洗刷干净。我们注意到,不少餐桌上都有一个插着一支绢花的精巧小花瓶。司务长告诉我们,那是文明餐桌的标志。文明餐桌有4条标准:1、分菜公平;2、桌面整洁;3、无剩饭剩菜;4、不讲闲话。要求分菜时,学会关心人,先人后己,不厚此薄彼。吃饭时,先多吃饭少吃菜,再少吃饭,多吃菜,最后喝汤,保证不剩一粒米。
洋思的学生大多是寄宿生。早晨起身铃响后,先醒的同学必须叫醒同室所有同学,然后上铺的同学先整理床铺,到水池上洗漱,下铺的学生则反之,这样,3000多名学生20分钟之内都能保证整理好床铺,洗漱完毕,准时到操场集中参加早锻炼。零用钱都存放在生活指导老师那里,要用向老师支取,但要说明用途,无特殊需要,一次支取不得超过10元。
一位家长告诉记者,他的孩子原来在家娇生惯养,晚上洗脚水都要家长倒,到洋思一个月,回家自己叠被子,帮妈妈洗碗,着实给了家长一个惊喜。这位家长说,在这样有责任感和自信心的环境里,还有什么样的学生教不好、学不好?
校园挂出“学会吃饭”、“学会睡觉”、“学会洗澡”的标牌,不知情者看了也许会哑然失笑,初中生吃饭、睡觉还用学吗?其实这里面大有学问。蔡林森的观点是:教好学生就该教会他们怎么去生活,生活是一本书,也是一门课程。他说,生活课程就是在学生衣、食、住、行等日常活动中,有目的地引导、训练、管理,使之学会自理、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关心,这里有平等观念的教育,有劳动观念教育,有勤俭节约教育,有效率意识教育,有友爱思想教育,还有艰苦奋斗精神和理财观念教育。
(www.zgxzw.com 200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