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的过程就是道德学习的过程
发布时间:2005-05-18 点击量:2062
生活是教育的起点,也是教育的归宿。学校德育应以生活起,以生活终,让学生接触生活、亲近生活,接受生活的磨练,在生活中理解生活的真谛,养成良好的品德。
现代德育学理论揭示,在德育过程中必须经过由外到内、由内到外,不断内化、不断外显的循环往复之后,受教育者的道德才可能形成。通过师与生、生与生、生与他人间的丰富多彩的活动和交往,在自然、真实、直观的冲突交往和生活情境中,学会如何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如何与他人共同生存、共同发展。经常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形式开展各项活动,以拓宽视野,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就会使以生活世界为依托的品德教育充分吸收生活世界的直观性、真实性、体验性,提高德育实效。
在生活中展开的品德教育以现实生活经验为品德教育的素材,生活中所遇到的道德性事件和问题是品德教育具体的、丰富的素材,这种品德教育不是假设的东西。如公交车上,人们为老人或小孩让座,虽没有豪言壮语,没有激情的演说,却实实在在起了道德教育的作用。这样的素材在生活中时时处处存在着,取之不竭,用之不尽。
在生活中展开的品德教育是真实的教育。首先,品德教育的过程是具体的、可感、可触的。如在安排学生进行环保采访时,他们碰到了诸如:同伴之间没有积极配合,有人拒绝采访,劝阻乱扔垃圾时遭到谩骂,看到菜市场里脏、乱、差的环境和摊主之间的争吵,这些都是学校学习中碰不到的问题,该如何正确看待、积极面对,学生就必须认真思考。这样学生的交往能力、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应变能力、意志忍耐力等都得到了锻炼。
其次,品德教育重视当下的生活素材,并不排斥人类积累的传统美德与规范,只是其学习不是通过书本来学习,而是把这些传统美德与规范融合在生活之中,让儿童认识、体验、感悟。当孩子在吃东西不懂谦让的时候,我们对他讲“孔融让梨”的故事就是这个道理。
再者,品德教育的真实性还体现在其效果是真实的,通过练习游泳而学会的游泳是扎实的,通过道德生活学会的道德同样是真实的。走向生活,让学生研究生活、享受生活,从而更好地认识生活,在认识、改造生活中认识、改造自我,达到自我与生活的同生共建。
来源:东营日报 2005-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