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出事、不惹事、不坏事
发布时间:2005-04-16 点击量:2591
在2005年4月8日国家电网公司召开的“三公”(公开、公平、公正)既供电优质服务电视电话会议上,总经理刘振亚语重心长地向所属员工提出了这样三句话的要求:不出事、不惹事、不坏事。猛一听这三句话,有些不大耳顺,或感到刺耳,但仔细琢磨,其道理极其深刻,于人于已于国家都是大有脾益的。
不出事。无论是对一个行业,或是对一个单位,或是对一个员工来讲,这是其码的要求。常言道:干啥吆喝啥,干啥热爱啥,干啥就得干好啥。若是真吆喝、真热爱、真干好啥,其根本的也是主要的标志,就是看能否圆满完成工作任务,看好自己的门,管好自己的人,乐于奉献,创一流的业绩,不出任何问题。所以,要切实做到在自己负责的范围内和工作岗位上不出事,并非是靠嘴上的功夫,关键是看有没有对党和人民的事业高度负责的责任感及其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更难能可贵的是,不出事,不是表现在一时一事上的,而是体现在长年累月上的,甚至是终生的不出事。如果一个人或一个单位,三天两头出事,就干不好工作,更不会受到党和人民的欢迎。
不惹事。这体现出要有一种良好的思想素质问题。不惹事比不出事,又上了一个台阶,要求层次更高了。对一个单位或个人来说,不但要安分守已做好自己的事,严于律已,而且还要做到不能越轨,不能做影响别人工作和事业上的事情,不能影响大局,给别人带来麻烦。更不能给单位和集体荣誉抹黑,造成不良的影响。如果因为个人的失误或不负责任,而影响了别人和集体的形象,其危害比个人工作上出了事还要大得多,严重得多。惹事,对每个人来说是绝对不能允许的。
不坏事。这是政治原则和道德品质的问题,来源于政治觉悟和历史使命感。所谓坏事,无论对他人的还是对集体的,可能大多都不是无意识的,而是有意识的或是故意的行为。往往是在个人或小团体的私利没有得到满足的时候,失去了理智,或以极其不负责任的态度,做出伤害他人和集体乃至影响大局和社会的愚蠢举动。这种由于个人私利而导致的做坏事,一旦悔悟和警醒之后,无不痛恨之极,痛苦之极。但为时已晚矣,教训极为深刻。因为做坏事与做错事,是有原则的和本质上的区别的,表现出的也是极其个别地现象。但对此绝不能麻痹,必须时时保持高度的警惕性。
不出事,不惹事,不坏事,三者是有联系的,但不是必然的关系。不惹事,不坏事,首先来源于不出事,只有做到了不出事,才能做到不惹事,不坏事。因此,我们应当把重点和立足点放在不出事上,这才是最根本的,也是最牢靠的。
来源 光明网 2005年4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