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03日 星期六 农历 乙巳年(蛇)四月初六

把爱国热情转化为刻苦学习的实际行动

发布时间:2005-04-29 点击量:2219

  面对日本政府在历史问题上“不认账”,在东海和钓鱼岛问题上不友好,损害中国正当权益,伤害中国人民的感情,我们无不群情激愤。作为青年大学生究竟应该怎样表达自己强烈的爱国热情呢?我认为,把爱国热情转化为刻苦学习的实际行动,是最理性、最有效的选择。   一、维护国家的根本利益是爱国的根本   爱国,是我们中国青年的光荣传统,当代中国青年必须高举爱国主义的旗帜,谱写爱国主义的壮丽诗篇,以不辱伟大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但爱国要爱得理性、爱得深沉、爱得真挚、爱得长久、爱得有效,就必须牢牢抓住爱国的根本不动摇。历史反复证明:爱国的根本就在于维护国家的根本利益。就当前而言,就是要紧紧抓住发展战略机遇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祖国统一大业。在爱国问题上,悠悠万事,惟此为大。   偏激行为会损害国家的根本利益。“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面对日本政府损害中国正当利益、伤害中国人民感情的大是大非问题,如果我们的青年学生无动于衷、麻木不仁,我们这个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是非常可悲的;但如果只凭一腔热血,把爱国简单化为一时感情的渲泄甚至过激行为,也是非常危险的,容易被别有用心的人和敌对势力所利用,达到他们不可告人的目的,到头来适得其反,亵渎青年学生纯洁的爱国热情,违背青年学生真挚的爱国意愿,爱国反被“爱国”误,不仅误了自己的前程,而且损害了国家的根本利益。   无序举动会危害国家的根本利益。理性的爱国主义与正当的、开放的民族主义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实质上就是要有理、有利、有节地表达爱国热情。不能把爱国简单化为游行,爱国不等于游行,不参加游行也不等于不爱国,更不能把爱国变为发泄个人情绪的违法举动。如果这样,不仅无助于揭露日本右翼的真实面目,反而可能授人以柄,给右翼分子攻击中国、欺骗日本民众增加口实,甚至伤害一些真心与中国友好的日本朋友,就会削弱我们在国际社会的话语权,就会制约我们国家的有序、健康、稳定发展,就会影响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浮躁作风会伤害国家的根本利益。诚然,“爱国”是一个闪光的字眼,然而,它更是一项崇高的事业,更是一种神圣的责任和务实的作风。强国富民不是靠口头喊出来的,而是要靠做好本职工作干出来的。个体的力量也许是微小的,但正是无数个体力量的整合才会形成排山倒海、气吞山河之势,才能实现国强民富、民族复兴的远大理想。如果不立足做好本职工作去“爱国”,如果心浮气躁去“爱国”,如果不认真搞好学习去“爱国”,爱国就会成为一句空话,就会丧失发展机遇,就会伤害国家的根本利益。   二、维护国家的根本利益需要睦邻友好的周边环境   随着信息化、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推进,睦邻友好的周边环境对于维护国家根本利益的重要作用日益凸现出来。要维护国家的根本利益必须开阔世界眼光,理性、机智、战略地应对周边环境的变化,妥善处理周边矛盾,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团结和利用一切可以团结和利用的力量。   周边环境也是发展力。要发展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不仅需要有一个和谐安定的国内环境,同时也需要有一个和平稳定的周边环境。当前国际格局的不稳定性和国际形势的快速变化使各种不确定因素增多,导致国与国之间的竞争与合作、斗争与协调的变动性也必然增加,意味着我国建设小康社会将面临更多的挑战与风险、面对更多的消极与不利因素。如何化消极为积极、化挑战为机遇、变被动为主动、变不利为有利,需要有积极应对和妥善处理复杂局面的能力与智慧。我国奉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方针,实行“睦邻、安邻、富邻”的政策,目的就是要建立和平稳定的周边环境,为生产力的发展、综合国力的增强创造条件。   和则两利,斗则俱伤。日本是中国的近邻,中日两国又是亚太地区占有重要地位的区域性大国,搞好中日关系,对于我国充分利用区域资源来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目前中日之间经贸交流的数额很大,2004年中日贸易额超过2000亿美元,与中美贸易、中欧贸易呈三足鼎立之势,如果包括港澳特别行政区,中国已是日本最大的海外市场,截至2004年底,日本累计对华投资协议金额高达666亿美元,成为我国最主要的外资来源。在华日资企业直接和间接吸纳就业人数920万人,日资企业直接缴纳税收约为490亿元。中国从日本进口机电产品651亿美元,其中高新技术产品进口达298亿美元。中日两国这种取长补短、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现实,说明中日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共同利益。两国古代友好交往的历史和近代兵戎相见的历史,都很好地说明了“和则两利,斗则俱伤”这一亘古不变的道理。   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现实需要。台湾问题事关我国的核心利益。从中国目前的地缘政治态势来看,作为本地区影响最大的印度、俄罗斯分别为我国西部和北部地缘政治中的主要国家,随着中印关系的改善和中俄关系的发展,在可预期的短时期内不会引发双方具有地缘战略意义上的行动。而东部和东南线,日美同盟关系的存在、日美两国与台湾现任地方当局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以及台独势力企图利用中日矛盾、投靠美日同盟的种种迹象,是对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严重威胁。因此,妥善处理涉日问题,保持中日关系稳定,有利于有效开展反台独斗争和完成祖国统一大业。   三、刻苦学习、报效祖国是青年学生爱国的责任和使命   爱国既是一种崇高的精神,又是一种具体的行动。这种精神的实质和行动的支点就是全力以赴做好本职工作,在本职岗位上作贡献。对于青年学生来说,就是要把刻苦学习、报效祖国当作自己的责任和使命,把爱国热情转化为刻苦学习的实际行动。   把学习当作天职。当今社会是学习型社会。学习的速度小于变化的速度等于死亡,学习力已成为唯一持久的竞争力。作为青年学生,学习是自己的天职,要报效祖国、维护国家的根本利益,必须大力弘扬五四先驱们倡导的科学精神,十分珍惜大学的学习机遇,把学习与塑造美的心灵结合起来,与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结合起来,与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结合起来,把学习内化为自己的一种精神追求、生活享受,升华为一种崇高的人生境界,打牢人生成长进步的根基。   把激情化为动力。日本政府损害中国正当利益,伤害中国人民的感情,激发了我们的爱国热情,我们义愤填膺。然而,落后就要挨打,这是一条铁的真理。我们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还必须尽力延长并牢牢抓住战略机遇期,切实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在短短几十年内日本从一个贫穷落后、深受战争创伤的国家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一个根本的原因就是依靠科学技术、科学管理和科学教育。他们认为,科学技术和科学管理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两个车轮,科学技术、科学管理、科学教育是现代社会的三鼎足,在知识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更是如此。光凭一股爱国激情是不够的,要把这股激情转化成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刻苦学习的强大动力,坚定不移地走科教兴国之路,坚持不懈地发愤学习。   把理想变成现实。一个人成就一番事业的程度,直接取决于他理想的远度、雄心的高度、信念的深度和行动的力度。要构建小康社会,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更需要广大青年学生有远大理想、高度雄心、坚定信念、扎实行动。没有心动就没有行动,但一百次心动也不如一次行动。要把构建小康社会、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远大理想变成辉煌现实,客观要求我们广大青年学生既要登高望远,又要脚踏实地。登高望远,就是要充分认识我国当前正处于发展战略机遇期,迫切需要一个稳定的国内局势和良好的国际环境,要充分相信党和政府完全能够从国家的根本利益出发,妥善处理对日关系面临的种种问题;脚踏实地,就是要充分认识青年学生的神圣使命和时代责任,刻苦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把自己培养成社会主义事业的高素质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作者彭国甫,系湘潭大学党委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 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 2005-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