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02日 星期五 农历 乙巳年(蛇)四月初五

三评向张云泉同志学习

发布时间:2005-04-10 点击量:2070

一评 永葆共产党人的本色   最近,在苏中大地乃至江苏全省范围内,一个响亮的名字被人们广为传诵。人们敬佩他,感谢他,学习他。说到他,不少人会因为感动而落泪。   他就是江苏省泰州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市信访局局长,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张云泉。   张云泉是一位优秀的共产党员。作为一名有着34年党龄的党员,他在   22年的信访工作中,始终关心群众疾苦,情系百姓冷暖,以赤子之心和满腔热忱,为民解难,为党分忧,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贡献。他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忠实实践者,也是每一个共产党员学习的榜样。   学习张云泉,就要学习他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典范。张云泉从一名普通的海军战士、班长,转业后从事信访工作,由秘书、办公室副主任等职务到县级市信访局副局长、局长,一直到地级市信访局副局长,再到地级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信访局局长。职务变了,可他对党的信念始终没有变,对党忠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责任心始终没有变,真正做到了“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   学习张云泉,就要学习他始终不忘党的宗旨,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楷模。张云泉心里始终装着群众,时刻关心和维护群众的利益。他把群众的困难当作自己的困难,把群众的疾苦挂在心头。他在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架设了一座“连心桥”,人们亲切地称他为百姓的“贴心人”。他说,如果信访工作是加强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联系沟通的“连心桥”,那么他甘当这座“连心桥”上的一块砖。“党的干部是人民的儿子。”张云泉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学习张云泉,就要学习他始终牢记“两个务必”,恪尽职守,爱岗敬业,勤政为民,廉洁奉公的工作作风和精神风貌。作为一名从事信访工作的领导干部、信访局局长,张云泉把自己称为“1号接待员”。他爱岗敬业,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调查了解,说实话,办实事,从不说大话、假话和空话;他廉洁奉公,节俭办事,淡泊名利,无私奉献;他鞠躬尽瘁,勤政为民,总是在群众最需要的时间,最需要的地方出现,倾听群众呼声,善做群众工作,解决群众最迫切的实际困难和实际问题。“群众高兴了,我就高兴。”质朴的话语,道出了张云泉真挚的心声。   “心比白云洁,爱如清泉涌”。面对群众的困苦,他可以热泪长流;面对侵犯、危害人民利益的人和事,他可以横眉冷对、拍案而起。江苏的同志称赞张云泉:“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我们学习张云泉,就是要学习他无论任何时候,在任何情况下,本质不能变,宗旨不能忘,作风不能丢,信念不能移,与时俱进,有所作为,永远保持一个共产党员的先进本色。 二评 与群众“零距离”   张云泉同志是新时期涌现出来的又一个先进典型。我们学习他,不是要人人都去争做信访工作,而是要从思想上、作风上、行动上以他为榜样,永葆先进性,努力做好本职工作。   张云泉同志在多年的信访工作实践中,总结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经验,建立了科学的管理办法和机制。他强调依法办事,依法信访,在信访工 作中引进律师参与信访制度,这一举措在江苏得到普遍推广。为了加强信访工作,把矛盾和问题解决在基层,他向上级党政部门提出信访责任追究制度并以文件形式下发,对有关部门处理信访工作不力的要予以追究。他带头加强学习,钻研业务,抓信访工作队伍建设,培养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纪律严的信访工作队伍,以提高应对、处理和解决危机问题与疑难问题的本领。   张云泉有“三比”:在理想信念上与革命先烈比,工作作风上与劳动模范比,生活待遇上与困难群众比。张云泉强调“三个零距离”:要站在群众角度思考问题,与人民群众接触“零距离”;对待群众像亲人,与人民群众情感“零距离”;用老百姓接受的语言和方法进行交流,与人民群众沟通“零距离”。张云泉有“三句话”:有话跟我说、我来帮助你、我就是您的儿子。   张云泉有“五心”:接待群众要有热心,对待问题要有责任心,对待群众反映的问题要有同情心,对待有阻力的问题要有决心,对待疑难问题要有恒心;张云泉有“四力”:工作上要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要有与来访者迅速拉近距离的能力,要有用辩证法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依靠政策、法律及相关部门处理问题的能力,要有驾驭复杂局面、现场平息事态的能力。这些言行,充分体现了他的坚定信念、优良作风和对人民群众的无限深情。   张云泉的先进事迹是活的典型,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生动实践。张云泉作为一个共产党员,始终保持着先进性;作为一名党的领导干部,在拒腐防变,清正廉洁,提高思想,端正作风,依法行政,讲究方法,追求效率等各个方面,体现了较高的综合素质与施政水平;他把做好信访工作提高到维护社会稳定、为改革开放和大力发展经济建设保驾护航的高度,表现出了良好的大局观。所有这些,都是新时期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要求。   学习先进典型,要与树立科学发展观相结合,正确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三者之间的辨证关系。正如张云泉所说,把矛盾化解在基层,可以消除各级各部门很多不必要的纷扰,便于招商引资,便于集中精力发展经济,便于做好各项工作,实现经济既快又好地发展。学习先进典型,还要与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相结合,不断开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全面协调发展的新局面。张云泉在22年信访工作的岗位上,孜孜不倦地努力与不懈追求,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了有益贡献。今天我们学习张云泉,就要把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共建和谐社会这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三评 真抓实干不尚空谈   学习张云泉,学什么,怎么学?这两个问题,前面我们已经谈了一些。这里再说说有关落实的问题。   学习张云泉,要不搞形式,不走过场。要真抓实干,把学习活动引向深入,落到实处。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学以致用,真正解决实际问题。因此,要贯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做到一手抓学习,一手抓落实。总之一 句话,学习学习再学习,不松懈;落实落实再落实,不空谈。   张云泉时常告诉身边的工作人员,要学理论,学业务,学其他相关知识,没有知识是不行的,不然怎么为人民服务?怎么做好实际工作?怎么适应这个快速发展的社会?张云泉的床头始终放有几本书。他说,有时下班晚了,再困他也要抽时间看看书,哪怕睡觉前看上几行也行。他不仅自己学,有人因家庭等原因上学困难,张云泉亲自找他们谈心,鼓励他们学习,又找到学校帮助解决相关问题。张云泉语重心长地对他们说,你们年轻,来日方长,现在不学,将来怎么办?信访工作每天都要接触和面对大量的群众,有时候还要面对情绪激动的上访者。在有些人的眼里,它就是一堆难事、琐事、烦心事。张云泉从当年一个初涉信访工作的门外汉,到今天成为信访战线善做群众工作的行家里手,靠的是什么?靠的就是学习,靠的就是实践,靠的就是落实。   不惟张云泉和信访工作如此,我们每个党员每个单位都应如此。学习要抓落实,工作要抓落实。正如张云泉说的那样:“加入党组织,入党宣誓只是履行了一个程序。做合格党员是一辈子的事,不是喊口号。喊口号喊不出成绩来。要学业务知识,掌握为人民服务的本领;要闪闪发光不生锈,就要比别人做得好。学习要与时俱进。”   学习张云泉,要对照典型找差距,努力查找和弥补自身不足,从思想上、行动上真正解决存在的实际问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办事吊儿郎当,拖沓敷衍,推诿扯皮,是绝对不行的。那种“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不良机关作风,要坚决杜绝。情节严重的,要严肃处理。张云泉说:人民的希望始终鞭策我,不敢懈怠;以权谋私的事,咱不能干;不脱离群众,不忘本。他变群众上访为领导下访,把“群众找我”变成“我找群众”,所以得到群众的相信和拥护。“有困难就找我张云泉,为人民解决问题办事,我理直气壮。在这方面,我没有辜负党的希望,没有为党丢过脸。”我们学习张云泉,就要干出实效,做出成绩,做党的形象的捍卫者,人民利益的维护者。 光明网 2005年4月6-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