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党员意识,践行先进性
发布时间:2005-03-30 点击量:1849
无论是“一些党员”、“一些党员干部”,还是“一些党员领导干部”,之所以存在“与保持先进性的要求不相适应的问题”,究其原因,根子主要在于党员意识的缺失。
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是对党员意识的一种复苏和强化。
从党的意识到职业意识
共产党员是一个崇高的称号,这个称号凝聚了无数革命先烈作出巨大牺牲所赋予的理想,反映了我们对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也是对我们每一个党员的思想和行动提出的明确规范。因此,中国共产党每一个成员的党员意识如何,对于党能否保持其先锋队性质、能否发挥其领导核心作用起着基础性的重要作用。
党员意识是共产党员应有的基本意识。所谓有党员意识,就是要时刻牢记自己是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其一言一行都要想到“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在这个问题上,要处理好两方面的关系。一是党员意识和党的意识的关系。党员意识是党的意识的具体体现。对于一个党员而言,共产党员这一称号既是个人的,更是党组织的。因为,有无党员意识,直接关系到其行为的先进性,而其行为状况从一定意义上说是代表着党的。群众对党的认识,往往是通过一个个具体的党员来认识的,而不是主要通过党的整体来认识的。因此,党员意识实质上就是党的意识。二是党员意识和职业意识的关系。一般来说,我们的党员都有其社会职业,党员和社会职业对同一个人来说是两种不同的角色。从党员的立场出发,党员意识应当高于其职业意识。虽然,党员作为社会成员要有强烈的职业意识,要在本职工作岗位上尽心尽职;但是,作为党员更应该有强烈的党员意识,要时刻想到自己是一名党员,在岗位上发挥好先锋模范作用。事实上,对一名党员来说,党员意识增强了,职业意识也自然会随之而增强。
党员意识的基本要义是要牢记党员要求,履行党员义务,享有党员权利。牢记党员要求,就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身;所有共产党员除了法律和政策规定范围内的个人利益和工作职权以外,都不得谋求任何私利和特权。履行党员义务,就必须全面履行党章要求党员的八项义务;享有党员权利,就必须认真行使党章赋予党员的八个权利。在这里,牢记党员要求是最基本最重要的,这是党员意识最集中的体现,也是履行党员义务、享有党员权利的基本出发点。同时,只想享有党员权利、不愿履行党员义务同样是党员意识不强,或者党员意识不完整的表现。
从党员先进性到党的事业
中共中央《关于在全党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意见》指出:“在党员队伍中也存在着与保持先进性的要求不相适应的问题。一些党员理想信念动摇,党员意识和执政意识淡薄,带领群众前进的能力不强,难以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一些党员干部事业心和责任感不强,思想作风不端正,工作作风不扎实,脱离群众的问题比较突出。一些党员领导干部思想理论水平不高,解决复杂矛盾的能力不强,有的甚至以权谋私、腐化堕落。”在这里,无论是“一些党员”、“一些党员干部”,还是“一些党员领导干部”,之所以存在“与保持先进性的要求不相适应的问题”,究其原因,根子主要在于党员意识的缺失。毛泽东同志在《反对自由主义》一文中就曾经尖锐地批评一些党员“忘记了自己是一个共产党员,把一个共产党员混同于一个普通的老百姓”,这一尖锐的批评今天听来,仍然是一针见血。我们的确有一些共产党员(包括党的干部、党的领导干部),他们恰恰是“忘记了自己是一个共产党员”,其党员意识早就跑到九霄云外去了。
党员意识缺失的最直接结果就是共产党员先进性的丧失,最根本的危害就是党组织在群众中威信的降低和党的事业遭受损失。试想之,如果一名共产党员连自己是党员都忘记掉了,他还会牢记党员要求吗?他的行动怎么可能有先进性可言呢?群众从这样的党员身上又会怎样认识我们的党呢?他们对党的事业又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呢?结论是不言而喻的。对那些党员意识缺失的党员就应当按照党章精神办事,不具有党员意识的所谓“党员”,是没有资格拥有这个光荣称号的。
从党员意识到自觉行动
树立党员意识是对党员最普遍、最基本的要求。从一定意义上说,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就是对每一位党员的党员意识的有组织的、集中性的强化,使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得到恢复、发扬和光大。
第一,牢固树立起执政为民的意识。我们党是执政党,党员意识和执政为民意识是紧紧相连的。尤其是党员干部一定要树立执政为民意识,即为人民执好政、掌好权的意识。要认识到我们的权利是人民赋予的,应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而不能把权力变成私人权利,甚至以权谋私。有了执政意识,才能自觉提高执政能力。
第二,保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我们正处在一个历史大转折的年代,面临着极其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和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作为一名合格的共产党人,必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如果我们思想僵化,固步自封,跟不上时代前进的步伐,那就谈不上保持先进性。
第三,不断提高为人民服务的觉悟和本领,多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好事。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一名党员,要认真贯彻党的宗旨,一要有为人民服务的觉悟和精神,二要有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和本领。要不断增强党员干部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提高驾驭工作和处理问题的能力,提高带领群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能力。
第四,具备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的宽广胸怀。志存高远,心底无私,是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应有的精神境界。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出现了新的社会阶层、形成了新的利益关系、人民内部矛盾呈现复杂多变的状况,共产党员要以宽广的胸怀,正确处理同志间、不同阶层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和认识差异。同时还要在全社会大力提倡勤劳致富、扶贫济困、团结互助的良好风尚,帮助困难群体,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第五,不断加强道德修养和自律意识,做遵纪守法的模范。在当今多样、多元、多变的社会生活面前,共产党员作为社会的一员,必然面临着各种消极影响和权力、金钱、美色的诱惑。只有加强党性修养,增强慎独意识和自律精神,自重、自醒、自警、自励,模范地遵纪守法,把党纪国法内化为自己的自觉行为,才能抵御各种腐朽思想作风、生活作风的侵蚀,经受住严峻考验,永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中国教育报》2005年3月29日第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