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经济学院打造诚信校园
发布时间:2005-04-03 点击量:1144
“以至诚之心待人处事,以至诚之德律言律行,以诚心呼唤诚信,用信用塑造自我,内诚于心,外信于人”。铿锵有力的誓言发自数千名大学生代表的内心,回荡在山东经济学院喷泉广场的上空。该校又一届“诚信宣传月”系列活动由此拉开帷幕。
山东经济学院针对本校学生毕业后大多从事财经工作的特点,把开展诚信教育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点内容,坚持数年,形成特色。
以活动为载体 营造浓厚的诚信氛围
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不断叫响“诚信”口号,使同学们时刻受到诚信精神的熏陶,经常看到讲诚信的警示。2002年4月,该校会计系组织毕业生举行了“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宣誓仪式,倡导全省财经类大学生携手净化信用环境,“严格执行财经制度,恪守会什职业道德”。1000名学生代表参加了宣誓仪式。“一石激起千层浪,”学校的这一举动,引起了社会和媒体的积极反响。此后,学校不断总结完善,形成了以诚信为核心内容的系列教育。
“诚信宣誓,万人签名”。通过这种活动,使学生们心灵受到震撼,承担起履行承诺的神圣职责,肩上多了一份守诚的担子。
“我心中的诚信格言大赛”。吸取名人名言的营养,用人类优秀文化净化自己的灵魂,并创出自己对诚信人生不懈追求的格言,坚定做诚信大学生的信念。
“诚信人生辩论赛”。从不同侧面探讨诚信重于利益的主题,在激烈的不同观点交锋中澄清模糊认识,深化对诚信与人生、诚信与社会的思考,使同学们对诚信的认识升华到新境界。
“诚信风尚图片展”。展示不同地区、不同企业因诚信而取得的巨大效益,因丧失诚信给社会造成的损失和灾难,使同学们直观地感受到诚信在市场经济中举足重轻的作用。
“诚信品牌进校园”。通过在校园展示知名品牌,介绍企业诚信经营管理,诚信为本,服务社会,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使同学们亲身感受到诚信对单位、对社会的积极作用。
“签订诚信承诺书”。每学期开学后,学生签订《山东经济学院大学生诚信承诺书》,对承诺书所列的七项内容,做出承诺,使学生每学期开学就受到讲究诚信的约束。
评选“诚信之星”、“诚信班级”、“诚信团支部”。用榜样的力量,感染和带动全院学生,促进诚信教育的不断深化。
这些活动大都通过“诚信宣传月”,“诚信宣传周”等方式展开,学生参与面广,影响面大,形成了“以讲诚信为荣,不讲诚信为耻”的氛围。校园里经常可以听到“你讲诚信了吗?” “咱们要讲诚信!”之类的话语,成为无形的鞭策。
学校还走出校门,把诚信教育活动推向社会。组织学生在泉城广场向市民散发诚信倡议书和诚信调查表,得到群众的积极反应。一位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在调查卷上写道:“讲诚信是每个有责任心的公民都具备的品质,对于企业,尤其是金融机构更应该支持这种诚信宣传活动。”山东建筑工程学院、济南大学、行政学院的学生也加入到山东经济学院组织的诚信宣传活动中,扩大了诚信教育的覆盖面,形成社会活动。
以完善提高为手段 规范诚信教育的运行
学校不断总结诚信教育的经验,形成系列教育,使其规范化。
诚信系列教育主要包括:职业道德教育,从财经职业要求的角度,开展讲诚信与忠于职守、做好本职工作教育,培养学生诚信意识。人际关系教育,讲授人与人之间必须互相信任、正直守信、坦诚相见,才能形成平等友爱、团结互助的和谐协调关系的道理,培养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理解信任的感情。遵纪守法教育,使学生掌握法律知识,增强法制观念,以诚信的素质自觉遵纪守法,以法律手段促进诚信品质的养成。传统文化教育,通过传授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诚信的知识、教诲,从传统伦理道德精华中吸取营养,使诚信建立在古老的齐鲁文化的根基之上。时代精神教育,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用不断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成果教育学生,凸现诚信教育的时代特征,使之与时俱进。思想品德教育,用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德思想教育学生,从根本上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诚信进入更高的思想道德层面,由他律转为自律。
在教育手段方面,一是以课堂教育为主渠道的主体教育,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作用,在思想品德课,人文社科类课程中,突出诚信教育内容,并把诚信教育渗透到各专业课程教学中,如,会计专业课,采取案例式教学法,将诚信等会计职业道德内容贯穿专业教学始终,营造诚信教学氛围。二是以多种活动为载体的校园文化教育。寓诚信思想于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中,进行全方位渗透教育,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诚信素质。三是以日常生活为内容的常规教育,主要通过学生政工干部,结合日常生活事例,教育学生遵纪守规,以诚实负责的态度处理日常琐事,从细处着手培养学生的诚信素质。四是以重大事件为契机的专题教育,主要结合重大事件、重大活动开展专项教育,如考试前,进行“拒绝作弊,诚实参考”教育;就业前,进行不伪造证书、据实填写自荐书、履行就业合同教育等。五是以与社会互动为形式的开放教育,通过建立实践基地,接受社会诚信积极因素的教育;通过邀请知名企业财务总监、知名人士进校举办讲座,讲做老实人、办实在事的道理;实行联系学生家长制度,定期交流学生诚信和思想品德方面的信息,取得家庭的积极配合。
以规范运行为主旨 建立诚信监督评价体系
学校建立了诚信评价体系,将其纳入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中,将综合素质测评结构分为思想道德素质、学习成绩和拓展性素质三部分,把诚信评价列为思想道德素质测评的重要内容,分为记实与评议两部分。“诚信评价纪实成绩”由学习诚信、经济诚信、生活诚信、社会诚信四个评价部分组成,依据《山东经济学院大学生诚信评价量表》的项目,对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反映品质特征的关键行为进行记录,并据此得出记实分值。
“诚信评议成绩”由每学期初各班通过民主投票,选出5人组成的评议小组,小组通过先议后评的方式,给班内每位同学打出诚信评议成绩,评议成绩在班内公布,并报院系部学生工作领导小组批准。纪实成绩占80%,评议成绩占20%。诚信评价成绩分为A、B、C、D四个等级。
评价成绩等级为A、B级的享有评选奖学金和参评校级先进个人的资格;享有竞聘学生干部的资格,在竞聘中优先录用诚信评价等级高者。
评价成绩等级D级的学生不得享受各类资助。D级学生比例超过10%的班级,不得参评当年度校级以上先进班集体、先进团支部。学生诚信评价成绩记入本人诚信档案,同等条件下,优先推荐A级学生就业。这样把诚信标准具体化,使诚信教育有所遵循,使学生们懂得应该怎么做。
以指导行动为目的 将诚信付诸实践
学校把诚信教育的落脚点放在付诸实践之中,要求学生做诚信事,做诚信人,取得了良好效果。通过诚信教育,学生中不道德的行为明显减少,考风、学风、校风大为改观。
2004年11月,学校在校园内公共场所摆设一个“无人售货点”,摆有小商品和投币箱,买东西、付款无人监督,全靠自觉。售货点摆了七天,每天都有几万人次经过,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学生们自行拿取商品,将货款放入投币箱内。活动开展七天,钱货基本持平,表明学生诚信度是令人满意的。学生反映:“这种活动能引发大家对诚信的思考,非常必要”。
拖欠学费,一直是大多数高校难以解决的问题,学校开展诚信教育后,不少学生表示:“有缴付能力而借口困难不缴学费是不诚信的表现”,从而自觉缴费。在此基础上,学校制定并实施了“313”成才工程等系列配套措施,使学费收缴率高达100%,在省教育厅组织的高校会议上做了经验介绍。
会计学院、公共管理系连续两年在期末考试前,开展“拒绝作弊、诚信做人”签名活动,承诺严格遵守考场纪律。事后检验4400名学生只有一人考试作弊。会计学院在审查毕业生填写的推荐表时发现,基本上无人造假,都能实事求是地反映实际情况,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
开展诚信教育,带动着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普遍提高。拾巨款不动心归还原主的事例不断出现,热心助人蔚然成风。财务会计学院九年如一日,开展青年志愿者义务家教活动,坚持为社区下岗职工子女义务家教和帮老助残,参与社区活动;国际贸易学院学生连续十二年,每周到我院幼儿园义务劳动,献爱心;工商管理学院的学生自1995年开始,周末到公交车站值勤,维持乘车秩序;财政金融学院的“青年志愿者大队”与济南荣军医院建立联系,常年开展“敬老助残献爱心”活动;信息管理学院的学生,常年去济南市特殊教育中心,辅导残疾儿童学习,整理卫生,组织联欢活动。
省委、省政府领导对我校以诚信教育为特色的德育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2002 年4月,省委王修智副书记视察我校后,称赞我校正确处理了德育建设与素质教育的关系,说在抓素质教育的同时,你们德育教育也抓得很紧, 学校注重了经常性的思想政治工作、思想道德教育,也注重了学生的素质教育、学业水平、服务本领和工作能力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