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创新学校管理
发布时间:2005-08-17 点击量:3004
数字化校园建设是教育信息化的重点工程,是学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建设数字化校园已经成为现代教育的必然趋势。现在,越来越多的学校都把校园数字化建设作为促进学校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手段和战略选择。
什么是数字化校园?数字化校园是根据先进的管理理念,应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把学校的设施(包括各功能室、办公室、教室等)、资源(如图书、教案、课件等)、活动(包括教学、科研、管理、服务、办公等)数字化,实现统一的校务管理、用户管理、教学管理、资源管理,实现各种信息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充分利用,实现管理过程的优化、协调,最终实现教育过程的全面信息化。
数字化校园的建设不是一项单纯的基础设施建设,而是一个系统工程。一方面要进行计算机、校园网等基础设施的建设,这是数字化校园的“物”的现代化;另一方面,要进行数字化校园的精神文明建设,就是要“人”的思想现代化。只有把两者结合起来,互相促进,才能达到现代化管理的最高境界,即“全员主动参与管理和主动接受管理”。
我校根据《梅山中学第二个三年发展规划》要求实现教育“信息化”的目标,在已有较好的现代化教育技术设备和手段的基础上,学校加大投入,给每个教师配备了一台办公电脑,改造了各功能室,每个教室都安装了多媒体教学平台,自行开发设计“梅山中学校园网”,完成对外网站的建设,接入区教育局信息中心,并与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链接。目前,我校校园网网站的基础设施已初具规模,提供了主页、办公网子系统、班务日志子系统、电子备课子系统、科研课题子系统、图书馆藏书检索子系统、资源库子系统、梅山剪影子系统、电子阅览室以及影视点播等子系统,基本建成了“数字化校园”。与此同时,实现了学校管理数字化,教学手段现代化。
我校数字化管理具有如下特点:1.“三全”管理。“全员参与”:学校从校长到每个教职工都在办公网上设有网页,在办公网上,每个人的信息都是公开的、共享的,学校领导与领导之间、领导和教师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可以随时查看所需信息,可以随时进行交流和沟通,可以随时进行表扬和评议,人人都是管理者,人人也是被管理者,做到全员参与管理和接受管理。“全方位管理”:学校的行政办公、教务、财务、人事、德育、教学、科研、后勤等都实行网络管理,进入办公网之后,人人可以了解学校的周工作安排、查看校内各处室发布的通知、查询全校各班班务日志等信息,可以查看他人的教育、教学、科研资料,做到全方位管理。“全过程管理”:学校教育、教学、科研中的每一项工作,从工作计划、实施方案到评价总结的全过程,都反映在办公网上,实现全过程管理。2.个性化管理。在办公网上每人填写的日志的类型、内容随其岗位、身份的不同而有所不同,是个性化的。3.主动管理。学校随时在网上发布有关通知和工作安排,教师自觉按照学校的要求去工作,完成任务;自觉将自己的日志、教案、课件、课题研究、班级工作等内容挂在网页上,主动接受管理。我校的管理真正做到了“全员主动参与管理和主动接受管理”。
现在,我校教师上班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脑进入校园网,查看学校有关信息,填写工作日志,随时用电子邮件和学校领导、同事进行交流。办公时,教师在网上备课,在网上编写教案,制作课件,实现了三个突破:一是可以突破学科的限制。学科的知识往往是交叉的,教师的个体不可能什么都懂,教师在网上可以查阅别的学科的资料,可以向别的学科老师请教,可以在网上与别的学科老师共同讨论;二是可以突破年级、学科的限制。传统的备课方式只在同年级同学科中一起备课,现在在网上可以查阅别的年级学科老师的资料,与别的年级学科老师共同讨论、备课,还可以请学生参加备课。我校陈一红、吴永宏等老师经常采用学生提供的资料和生活中的语文制作课件,深受学生欢迎;三是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老师可以在家里上网备课,也可以在家里与同事网上一起备课,甚至可以通过电子邮件向校外专家进行请教。上课时,教师在教室可以调用在办公室、在家里备好的多媒体课件,借助校园网进行教学,利用信息技术组织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课后教师可以在网上批阅学生的作业。教师还利用网络进行班级个性化管理。过去教师只有言教、身教,现在还可以进行“网教”,我们好多老师都有自己的网站,网络技术和数字技术给孩子和老师搭建了一个新的桥梁——心桥,学生和老师可以在网上交流、谈心,学生在学校、在家里受了委屈或做错了事,找老师,面子拿不下,学生通过网络跟老师进行交谈,很快沟通了双方的心灵,使得师生关系更加融洽了,“网教”在双方不见面的情况下轻易解决了问题,为教育提供了新的育人环境。我校吴晶老师用“网教”育人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计算机、校园网成了我校教师须臾不可离的得力助手和亲密伴侣,教师“主动参与管理和主动接受管理”的内在需求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在校园网上,学校和领导、教师的所有信息都是公开的、透明的,人人可以随时了解学校和他人的信息;人人可以看到自己的现在,也可以认识自己的过去;人人可以看到他人现在的成绩,也可以了解他人过去的工作。校园网把大家的心紧紧地连在一起,人人都会感到:随时都像有无数张笑脸在面向着你,像有无数只眼睛在看着你,像有无数只手在牵着你,真正做到了“全员主动参与管理和主动接受管理”。 (深圳市梅山中学校长 韩高焰)
《中国教育报》2005年8月17日第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