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01日 星期四 农历 乙巳年(蛇)四月初四

健康与卫生

首页> 总务办公> 健康与卫生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

发布人:总务处    发布时间:2020-03-20 点击量:1825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

 

201912月以来,湖北省武汉市发现多起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我国其他地区及境外也相继发现了此类病例。该病已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按甲类传染病管理。

一.流行病学特点:

目前研究显示与蝙蝠SARS样冠状病毒同源性达85%以上。冠状病毒对紫外线和热敏感,5630分钟、乙醚、75%酒精、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和氯仿等脂溶剂均可有效杀灭病毒。

1.传染源:目前所见传染源主要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患者,无症状感染者也可能成为传染源。

2.传播途径:经呼吸道粉末和接触传播是主要的传播途径。气溶胶和消化道等传播途径尚待明确。

3.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

二.临床表现: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潜伏期114天,多为37天。

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乏力、干咳为主,少数患者伴有鼻塞、流涕、咽痛、腹泻等症状。重症患者多在发病一周后出现呼吸困难或低氧血症,严重者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等。值得注意的是重症、危重症患者病程中可为中低热。轻型患者仅表现为低热,无肺炎表现。多数患者预后良好,少数患者病情危重,甚至死亡。

三.诊断标准:

1.流行病学史:在发病前14天内有武汉市及周边地区,或其他有病例报告地区的旅行或居住史,或接触疫区的新冠肺炎患者或发热伴有呼吸道症状的患者。

2.临床表现:发热和/或呼吸道症状;具有病毒性肺炎影像学特征肺外带多发磨玻璃影;发病早期白细胞总数正常或降低,或淋巴细胞计数减少。

3.在观察病例的基础上,采集痰液、咽拭子等呼吸道标本进行病毒核酸检测即可作出病原学诊断。

四.治疗法法:

1. 对症治疗、吸氧。

2、中医治疗部分变化不大,连花清瘟、藿香正气等。

3、西医治疗部分,目前没有确认有效的抗病毒治疗方法,利巴韦林首次加入诊疗方案中,强调了洛匹那韦/利托那韦的不良反应。

五.就诊条件:

如出现发热、乏力、干咳表现,并不意味着已经被感染了。但如果出现发热(腋下体温≥37.3)、咳嗽、气促等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状,且有武汉等疫区旅行或居住史,或发病前14天内曾接触过来自武汉等疫区的发热伴呼吸道症状的患者,或出现小范围聚集性发病,应到当地指定医疗机构进行排查、诊治。

六.日常防控:

1.新型冠状病毒以飞沫传播为主,打喷嚏或者咳嗽时不要用手直接遮挡,要用纸巾或袖或屈肘将鼻完全遮住;

2.预防接触传播,正确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洗手后佩戴口罩外出,回到家中摘掉口罩后首先洗手消毒。手机和钥匙使用消毒湿巾或75%酒精擦拭。

3.每天晨检,体温超过37.3度或有发热、乏力、干咳、咽痛、腹泻的师生及时登记,并视情况居家或应到当地指定医疗机构进行排查、诊治。

4.保持办公区环境清洁,建议每日通风3次,每次20-30分钟,通风时注意保暖。

5.人与人之间保持1米以上距离,正确、及时洗手、多饮水,坚持在进食前、如厕后按照六步法严格洗手。

6.提高免疫力,尽量少去人多且封闭的场所。加强锻炼、规律作息,提高自身免疫力是避免被感染的最重要手段。

七.七步洗手法

七部洗手法可以简单记为:内、外、夹、弓、大、立、腕。

第一步():洗手掌 流水湿润双手,涂抹洗手液(或肥皂),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

第二步():洗背侧指缝 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第三步():洗掌侧指缝 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揉搓;

第四步():洗指背 弯曲各手指关节,半握拳把指背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第五步():洗拇指 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转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第六步():洗指尖 弯曲各手指关节,把指尖合拢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第七步():洗手腕、手臂 揉搓手腕、手臂,双手交换进行。

八.正确戴口罩:

口罩颜色深的是正面,正面应该朝外。要注意带有金属条的部分应该在口罩的上方,需要用双手压紧鼻梁两侧的金属条,使口罩上端紧贴鼻梁,然后向下拉伸口罩,使口罩不留有褶皱,最好覆盖住鼻子和嘴巴。确定口罩是否正确之后,将两端的绳子挂在耳朵上。

九.饮食注意事项:

1.采用分餐进食,避免人员密集。餐厅每日消毒1—2次,餐桌椅每次使用后进行消毒。餐具用品须高温消毒。操作间保持清洁干燥。

2.要从正规渠道购买冰鲜禽肉,食用禽肉、蛋奶时要充分煮熟。建议营养配餐,清淡适口。

3.处理生食和熟食的切菜板及刀具要分开。处理生食和熟食之间要洗手。肉食在食品制备过程中要彻底烹饪和妥善处理,才可安全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