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确保我校学生体检工作的顺利进行,及时、有序、高效地应对可能发生的传染病疫情,保障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一、工作目标
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对可能发生的传染病疫情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保证学生体检的顺利进行。
二、组织领导
成立疫情防控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史本泉
副组长:孙青山、田效方、董玉奎、李士刚
成 员:马占武、董海峰、程志伟、李衡斌、赵新玲、董玉武、刘菲、季丽华、曹金平、各班班主任。
1.综合协调组(6079006),组长:董玉武,成员:刘菲、曹金平。
⒉体温监测组(6079012),组长:马占武,成员:董海峰、程志伟、李衡斌。
⒊留观转诊组(6079025),组长:刘菲(13562257895),成员:季丽华(13705461801)、曹金平(15505462275)。
三、体检组织
1.结合学校实际,规范学生进场流程,学生在班主任带领下,间隔1米间距,从图书馆北门进入,查体完成后从二楼西门返回。上午8点开始,下午2点开始。
2.学生体检前须进行体温检测。
3.学生体检时需佩戴口罩。
4.体检结束后,班主任要尽快带领学生有序返回,减少人员聚集。
5.体检前对体检场所进行一次彻底消毒。体检过程中保持空气流通。
四、特殊情况及应急处置
预防措施:加强防病宣传,引导师生做好个人卫生与自我防护工作。
应急方案:1.学生体检前或体检期间出现咳嗽、呼吸困难、腹泻等不适症状或检测发现体温≥37.3℃时,应启动应急处置。由工作人员立即将异常人员带至临时留观点,为其佩戴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已佩戴的确认佩戴规范),由医务人员对其进行排查。异常人员带离后,在场人员要做好个人防护,注意观察自身状况。
2.医务人员对异常人员再次进行体温检测(应使用水银体温计测腋温)和询问,分类进行处置:
(1)如果确认体温≥37.3℃或有咳嗽、腹泻等症状,且有境外或国内中、高风险等疫情重点地区旅居史或接触史等流行病学史的,应参照疑似病例处置。由医务人员(穿戴防护装备:一次性帽子、一次性防护服、防水鞋套、医用手套、防护面罩或护目镜、N95防护口罩)通知家长并联系120急救车,送至定点医疗机构。
(2)如果确认体温≥37.3℃或有咳嗽、腹泻等症状,但没有上述流行病学史的,应在做好个人防护的情况下,联系家长送其至市人民医院发热门诊。
(3)如果确认体温<37.3℃且无其他可疑症状的,可继续体检。
(4)体检场所的学生如出现新冠肺炎疑似病例或确诊病例,应由专业人员做好场所的终末消毒。
(5)体检过程中,如学生大规模出现发热或其他呼吸道疾病症状,暂时封闭体检区域,安抚学生情绪,提供饮食饮水等服务,第一时间上报市教育局,全力做好应急处置工作。
(6)体检期间如有突发疫情,或出现疫情中、高风险等级地区,配合市开发区疫情疾防指挥部和市开发区疾控中心做好相关工作。
(7)临时留观室设置在学生服务楼105房间。
(8)体检工作人员疫情防控应急处置参照此办法执行。
(9)出现其他急性传染病疑似病例时参照此办法执行。
五、保障措施
1.学校安排必要的应急物资。
2.加强与卫生部门的沟通,在其指导下开展各项应急工作。
3.对学生进行公共卫生常识和卫生防疫知识的教育,提高对卫生防疫和公共卫生安全的认识,遵从公共卫生法规规定,服从体检人员指挥,接受卫生防疫专家诊断和处理意见,服从大局。
二〇二〇年十月十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