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健委表示,进入2021年以来,全球流感的活跃度在增加,有些国家已经出现了流行。我国监测显示,自今年3月以来,全国流感的活跃度,高于去年同期水平。尤其是9月份以来,我国南方一些省份的流感活跃水平,呈明显上升趋势。在我国北方地区,冬、春季是每年的流感流行季节。
一、秋冬季流感防控:
防控流感的一个有效措施就是接种流感疫苗,目前的流感疫苗是流感病毒灭活疫苗,由3种病毒组成。通常在接种流感疫苗后2~3周,可以获得免疫力,当机体接触到疫苗所针对的流感病毒时就可以启动保护性免疫反应。接种后可以减少感染流感的机会或者减轻流感症状。流感疫苗属自费疫苗.
二、接种对象:
原则上,6月龄及以上没有禁忌证的人,都可以接种流感疫苗。重点和高风险人群优先接种流感疫苗,包括:医务人员、大型活动参加人员和保障人员、养老机构、长期护理机构、福利院等人群聚集场所的脆弱人群及员工,托幼机构、中小学校等重点场所人群,以及60岁及以上的居家老年人、6月龄至5岁儿童、慢性病患者、孕妇等重点和高风险人群。各地流感疫苗接种工作已在有序进行。
三、禁忌证:
1.对鸡蛋或疫苗中任何其他成分(包括辅料、庆大霉素、甲醛、卡那霉素、裂解剂、赋形剂等),特别是对卵清蛋白过敏者;
2.患急性疾病、严重慢性病的急性发作期和发热者;
3.未控制的癫痫和其他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有吉兰巴雷综合征病史者。
4.患有高热性疾病或急性感染时,建议症状消退至少2周后接种疫苗。
5.注射后出现任何神经系统反应,禁止再次使用本品。
6.本疫苗严禁静脉注射。
7.家族和个人有惊厥史者,患有慢性疾病者、有癫痫史者、过敏体质者慎用本品。
四、接种后的反应及注意事项:
接种流感疫苗后最常见的反应是接种部位疼痛,全身发热、乏力等症状较为少见。避免空腹接种,接种完毕需观察30分钟。同时需要注意,接种流感疫苗后也不能高枕无忧。任何一种疫苗或菌苗都不可能对人的机体产生百分之百的保护作用,所以平时还是需要预防和采取保护措施。
专家特别提醒,接种新冠疫苗,不能代替流感疫苗,目前建议,流感疫苗与新冠疫苗的接种时间,间隔在14天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