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落实《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第4个近视防控宣传教育月活动的通知》等文件精神,我校举办2022年近视防控主题宣传教育活动,本次活动的主题为“科学防控近视 ,共筑光明未来”。下面来了解近视的有关知识:
一、近视的原因
1.遗传因素。遗传因素相对不可控,比如一些家庭的长辈有病理性近视,导致后代中也会有病理性近视的患者。或者有些家长是高度近视,孩子也会容易过早近视,发展为高度近视的可能性明显增加。
2.环境因素。环境因素与生活方式、教育水平、经济水平等均有关联,目前认为环境因素对近视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方面——近距离用眼过多和户外活动不足。
二、近视的危害
近视会导致眼睛视物模糊、干涩、疲劳、注意力不集中、头晕等,影响孩子的正常学习、生活和身心健康。有些专业和工作对视力有严格要求,近视有可能影响升学和择业。近视还会增加视网膜病变等并发症的风险,严重的可导致失明。
三、如何预防近视
1.坚持充足的白天户外运动,对于预防近视和防止近视加重有重要意义,儿童青少年每天进行2小时以上的白天户外运动,寄宿制幼儿园不应少于3小时。
2.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不正确的读写姿势会增加发生近视的风险,教师和家长应为孩子提供适合其坐高的桌椅和良好的照明,并经常提醒、督促孩子读书写字坚持“三个一”,即眼睛离书本一尺,胸口离桌沿一拳,握笔的手指离笔尖一寸,读写连续用眼时间不宜超过40分钟。
3.避免不良的读写习惯。预防近视要避免不良的读写习惯,做到不在走路时、吃饭时、卧床时、晃动的车厢内、光线暗弱或阳光直射的情况下看书、写字、使用电子产品。
4.控制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长。长时间、近距离、持续盯着手机、电脑和电视等电子产品的屏幕,是近视的诱因之一。学校使用电子产品的教学时长原则上不超过教学总时长的30%,课余时间使用电子产品学习30至40分钟后,应休息远眺放松10分钟,非学习目的使用电子产品单次不超过15分钟,每天累计不宜超过一个小时,6岁以下儿童要尽量避免使用手机和电脑。
5.保证充足的睡眠和合理的营养。充足的睡眠和合理的营养是保证身体健康的基础。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要达10小时,初中生9小时,高中生8小时。儿童青少年应做到营养均衡,不挑食,不偏食,不暴饮暴食,少吃糖,多吃新鲜蔬菜水果。
6.早发现、早矫正。定期进行视力检查,有利于早发现、早矫正,防止近视加重。0至6岁是孩子视觉发育的关键期,尤其应当重视视力保护和健康,一旦确诊为近视,应尽早在医生指导下佩戴眼镜并定期复查。
7.警惕近视能治愈的虚假宣传。截至目前,医学上还没有治愈近视的办法,只能通过科学的矫正、改善用眼习惯来避免近视加重。
四、远离近视误区
1.眼保健操无用。眼保健操可以缓解视疲劳,在正确做眼保健操的情况下,对近视防控确实有作用,但并不是说做了眼保健操就百分之百不得近视。
2.多吃补品预防近视。对于青少年来说,只要三餐营养均衡,就没有必要刻意吃某类食品,尤其是补品,吃太多补品反而容易诱发小儿肥胖症。
3.做了近视手术就不是近视眼了。现在所有的近视手术并不是一种治疗,而是一种矫正,其实是把眼镜“戴”到角膜上或者“放”在眼睛里,但近视眼还是近视眼,特别是高度近视者,仍有可能会出现一些眼底并发症。
4.父母不近视,孩子也不会近视。如果不注意用眼卫生习惯,即使父母不近视的人得近视者也不少。
5.眼镜戴上了,度数只会越来越深。青少年一定要戴合适的眼镜,建议第一副眼镜一定要进行医学验光,在医院进行验配合适的眼镜,没有所谓的越戴越近视越严重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