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01日 星期四 农历 乙巳年(蛇)四月初四

健康与卫生

首页> 总务办公> 健康与卫生

手足口病预防知识

发布人:医务室    发布时间:2023-11-24 点击量:1281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常见传染病,每年的5-7月和9-11月是高发期。主要病原体有肠道病毒71型和柯萨奇病毒A16型。不同年龄人群均可以感染手足口病,其中约90%的病例集中在6岁及以下的儿童,特别是2至4岁年龄组的儿童发病率最高。

一、临床表现:

手足口病的潜伏期:多为2-10天,平均3-5天。一般症状较轻,以发热及手、足、口等部位斑丘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典型皮疹表现为斑丘疹、丘疹、疱疹。皮疹周围有炎性红晕,疱疹内液体较少,不疼不痒,皮疹恢复时不结痂、不留疤。

  多在一周内痊愈,但少数病例病情进展迅速,在发病1-5天左右出现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等。

   二、途径传染:

     1、密切接触:碰到患者用过的物品感染。

     2、呼吸道: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

     3、消化道:饮用或食入被病毒污染的水和食物后亦可感染。

        三、预防方法:

   1、要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饭前便后要洗手;不要共用毛巾、水杯等个人物品;避免密切接触手足口病患者。

   2.、每日开展晨检,关注身体健康状况,一旦有发热、出疹等表现,及早到医院就医。

   3.、教室和宿舍等场所要保持良好通风,每天对门把手、楼梯扶手、桌椅等物体表面进行擦拭消毒;活动室、教室、宿舍等地面每天湿式拖扫。

   4.、在校学生感染手足口病,要进行居家治疗。待症状消失后方可上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