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爱卫月”的由来
1952年抗美援朝战争时期,为防御细菌战,在全国范围内深入开展了群众性卫生防疫运动,人民群众称为“爱国卫生运动”。从那时起,爱国卫生运动就在全国上下蓬勃开展,针对不同时期的突出卫生问题,先后开展了除“四害”“五讲四美三热爱”、卫生城镇创建、厕所革命等一系列工作。爱国卫生运动,是我国卫生工作的伟大创举,反映了中国卫生工作的鲜明特色。
一、什么是“四害”?
“ 四害”是指蚊子、苍蝇、蟑螂、老鼠,四害对人类最大的危害,是传播疾病。
1、老鼠可传播鼠疫、钩端螺旋体病、恙虫病、斑疹伤寒、流行性出血热等疾病;
2、苍蝇可传播病毒性肝炎、小儿麻痹症、菌痢、霍乱、伤寒、蛔虫病、沙眼等疾病;
3、蚊子可传播疟疾、乙型脑炎、登革热、丝虫病等疾病;
4、蟑螂可传播病毒性肝炎、各种胃肠炎及寄生虫病。
二、大力推进爱国卫生运动
1、人人动手,整洁环境
全民参与环境卫生大扫除,清理居室内外、房前屋后卫生死角,清除垃圾杂物,除尘防病。
2、全域覆盖,防制灭杀
积极传播健康卫生意识,多通风、勤洗手、戴口罩、少聚集,咳嗽、打喷嚏遮掩口鼻,保持安全距离,做好个人防护,积极配合社区、村、单位报备等疫情防控制度。
3、积极应对,科学预防
积极传播健康卫生意识,多通风、勤洗手、戴口罩、少聚集,咳嗽、打喷嚏遮掩口鼻,保持安全距离,做好个人防护。
4、移风易俗,健康生活
当好个人健康第一责任人,使用公筷公勺、采取分餐制,摒弃不良生活方式,重视心理健康,做到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起居有常、动静结合、心态平和,自觉养成健康生活方式。
5、低碳环保,绿色出行
将光盘行动、垃圾分类、文明祭扫等行为习惯融入到日常工作生活中,珍惜资源、节约能源,形成绿色环保生活新风尚。
三、提倡健康文明生活新风尚
1、勤于洗手
在节约用水的前提下勤洗手;倡导公众在咳嗽或打喷嚏后、照顾病人时、制备食品前后、饭前便后、处理动物或动物排泄物后,外出回家时用洗手液和流动水洗手。
2、分餐公筷
号召餐饮服务单位分餐制管理规范和使用公勺公筷;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托幼机构和各级各类学校全面推行分餐制;鼓励饭店、餐馆提供分餐服务,在醒目位置设置“分餐分食,公勺公筷”宣传提示。
3、革除陋习
倡导健康文明饮食,革除滥食野生动物、生肉、草乌等陋习,普及识别有毒野生菌知识,树立广大人民群众健康饮食新风尚。全面禁止非法交易野生动物,宣传野生动物保护法律法规。
4、科学健身
全民参与科学健身。强化“我锻炼,我健康,我幸福”的意识,倡导全民因人而异、适时适度、长期坚持科学锻炼,形成“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每一天,幸福生活一辈子”的思想。
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