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冬来临 天气寒冷,各类传染病又进入了新一轮的活跃期,冬季是呼吸系统免疫功能最受考验的时期,关注和了解冬季呼吸道传染病相关知识有助于增强自我防病意识,降低呼吸道传染病发生机率,有效预防和控制呼吸道传染病流行。
一、冬季常见传染病:
1、支原体肺炎
支原体肺炎是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伴肺炎。主要通过飞沫传播,部分患者也可接触感染。各年龄段人群普遍易感,症状以发热、咳嗽为主,伴有头痛、流涕、咽痛等症状。
2、流行性感冒
简称流感,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感病毒易变异,传染性强,传播途径主要为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人群普遍易感。症状高热、头痛、四肢酸痛、乏力,伴有流涕、咳嗽等。
3、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新冠病毒感染是由新冠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也可以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症状发热,全身酸痛、头痛、咽干、胃口差等。
4、诺如病毒
诺如病毒是一种引起急性胃肠炎的病毒,常在冬季暴发,主要传播途径为直接接触和食物污染,容易在学校、养老院等人群密集场所传播。症状包括呕吐、腹泻、腹痛和发热。
5、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孢疹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人群普遍易感,主要发病群体是儿童、青少年。水痘病毒感染后,会出现发热、头疼、身体不适、食欲不振等早期症状;数小时或一天后,皮肤出现丘疹和疱疹;随后患者脸上、悲伤、腹部、四肢等各个地方均会出现红疹点和水泡。
二、冬季如何预防传染病:
1、预防接种:接种疫苗(如流感疫苗、水痘疫苗等)是预防传染病最经济、最有效的方法。
2、戴口罩:在人群密集的场所或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节,戴口罩是一种简单有效的预防措施。
3、保持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定期开窗换气。
4、勤洗手:经常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特别是在接触公共设施后。
5、不食不清洁的食物:拒绝生食各种海产品,不喝生水。
6、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尽量避免参加人数较多的聚会、活动等,减少与他人近距离接触的机会,特别是有感冒、流感等症状的人。
7、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适量运动、保持充足睡眠和均衡饮食,有助于增强免疫力。
8、保暖防寒:低温会使呼吸道黏膜抵御病菌能力下降。出门穿戴注意保暖,尤其护好颈部。室内保持18℃至24℃,避免温差过大引发不适。
9、适度运动:冬季锻炼不可少,可散步、慢跑等,促进血液循环、增强抵抗力。
10、合理膳食:饮食对预防很重要,多吃富含维生素C(橙子、菠菜等)、维生素D、蛋白质(瘦肉、蛋类等)的食物,还要多喝水,保持呼吸道黏膜湿润(可用淡盐水漱口),增强防御功能。
11、关注自身身体状况:发热、咳嗽或腹泻不见好转应及时到医院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