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01日 星期六 农历 乙巳年(蛇)九月十二

健康与卫生

首页> 总务办公> 健康与卫生

流感预防知识

发布人:医务室    发布时间:2025-10-20 点击量:66

一、流感不是普通感冒

流感,全称“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和普通感冒相比,它的传染性更强、症状更重,还可能引发肺炎、心肌炎等并发症,尤其在学校、教室等人员密集场所极易爆发。

普通感冒多由鼻病毒等引起,症状轻、恢复快;而流感来势汹汹,症状往往“一步到位”。

二、警惕这些症状,可能是流感找上门

如果出现以下症状,尤其是在流感高发期,要及时警惕并就医:

1、发热:多为高热,体温常达39℃-40℃,持续3-5天,服用普通退烧药效果可能不明显;

2、全身酸痛:肌肉、关节酸痛明显,常伴随乏力、精神差,甚至无法正常上课或活动;

3、呼吸道症状:咳嗽、咽痛、鼻塞、流涕,部分人可能出现头痛、呕吐、腹泻(儿童更常见);

4、传染史:近期接触过流感患者,或班级、学校已有流感病例。

三、关键一步:科学防治,守护校园健康

流感防治遵循“预防为主、治疗为辅”原则,师生和家长可以从这三方面入手:

一)、预防先行:做好这5件事,降低感染风险

1、接种流感疫苗:这是最有效的预防手段!建议师生(尤其老人、儿童、慢性病患者)在每年10-11月流感流行前完成接种,形成校园“免疫屏障”;

2、勤洗手、讲卫生:饭前便后、接触门把手课桌后,用肥皂或洗手液流动水洗手,避免用手揉眼睛、摸口鼻;

3、 保持通风:教室、宿舍每天至少通风3次,每次30分钟以上,稀释空气中的病毒浓度;

4、避免去密集场所:流感高发期,尽量少去商场、游乐场等人员密集的封闭场所,必要时佩戴口罩;

5、增强抵抗力:保证充足睡眠,均衡饮食多吃蔬果,课间多到户外晒太阳、做运动,提升身体免疫力。

二)、及时应对:出现症状别硬扛,科学处理很重要

1、居家休息:一旦出现流感症状,学生应及时居家休息,避免带病上学,防止病毒在班级传播;教职工出现症状也需居家,待体温恢复正常症状减轻后再返校;

2、尽早用药治疗: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流感病毒药物(如奥司他韦等),发病48小时内用药可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切勿自行滥用抗生素(对病毒无效);

3、做好家庭防护:居家期间戴口罩、分餐进食,家人接触患者后及时洗手,患者用过的物品用酒精或含氯消毒剂消毒。

三)、校园联动:筑牢集体防护网

学校需加强流感监测,一旦班级出现多例流感病例,及时上报并采取教室宿舍通风、消毒等措施;同时通过班会、宣传栏等普及流感知识,引导师生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秋冬流感不可怕,科学防护是关键。让我们家校携手,做好每一步防治,为师生们筑起健康屏障,让校园学习生活更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