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01日 星期四 农历 乙巳年(蛇)四月初四

创新从孩子抓起(创新周刊 4月9日) 转载

发布人:gxf    发布时间:2011-11-02 点击量:3441

创新从孩子抓起(创新周刊 4月9)

 

 记者 高家涛 通讯员 仝连成

    曾经,家住山东省章丘市的刘先生对自己的儿子很是头疼,上高中以前,儿子是个彻底的电脑游戏迷,一有时间,就打开家里的电脑,沉浸于网络游戏。然而,自从儿子进入章丘市第四中学读高一以后,刘先生发现,虽然儿子依旧一有时间就打开电脑,但是却不再玩游戏了,而是在利用互联网的搜索引擎,搜索关于电脑桌外形设计的信息。

    一问才知道,原来儿子发现家里的电脑桌用起来有很多不便之处,就设计了一个新型的多功能电脑桌。而上网搜索的目的,一是借鉴已有方案,让自己的设计方案更加合理实用;二是进行专利检索,为自己的设计方案申请专利作准备。

    通过报纸、网络,刘先生深知,孩子一旦痴迷于游戏,戒掉网瘾并不容易。正当他四处求医问方,一筹莫展的时候,孩子却在突然间就由一个“游戏迷”变成小发明家。这可把刘先生高兴坏了,刚刚过去的寒假期期间,他不但没有阻止儿子上网,而且还千方百计地为儿子搞发明创造提供便利。

    其实不单是刘先生的儿子在课余时间搞发明创造,所有进入章丘四中的学生都锻炼出了“问题的眼睛和创新的大脑”,时时刻刻都在留意观察,一有时间就开始创新思考。

    如今在校学生达4200人的章丘四中,已经有3000名学生接受学校开展的创造发明培训。而这些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提出5000多项创意!

教学模式的大胆创新

    “说实话,当初开展这种创新教学,也是顶着巨大的压力。”章丘四中校长刘金水对记者说,家长让孩子到章丘四中读书,是因为该校升学率高。而开展创新教育,要占用学生常规学习时间,这一点,学生家长十分忧虑。

当然,刘金水本人也有一个未曾出口的疑虑。作为山东省首批规范化学校,有着50年办校历史的章丘四中,在整个济南市都因升学率高而得名。如果因为开展创新教学而使得升学率降低,这无疑是“砸”了学校的牌子,校长也就成了学校的“历史罪人”。这一点,了解刘金水,了解章丘四中的人都能看得出来。

    但刘金水没有过多地考虑眼前的羁绊,而是站在一个民族的立场上,解析作为一校之长的责任和义务。他清楚地看到,随着新的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创新对于时代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因而我们不得不重视与西方国家在科技创新方面的巨大差距。

    因此,在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时,他就把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放在了重要的位置。为经济社会建设培养人才、为时代需求培养人才,这才是为民族负责,对学校负责,为学生的升学负责,为学生的未来负责。

    事实上,章丘四中的创新教学推进过程十分顺利。刘金水的这一想法很快得到了章丘市教育局、知识产权局等部门的大力支持。更重要的是,学生家长在权衡利弊之后,也站在了刘金水的一边,并在教学推进中,给予了多方面的支持。创新教学采取聘请专家集中授课与本校教师具体指导的方式,先后聘请中国发明协会理事、山东大学王思悦教授等专家为学生集中授课。2005年起在试点教学取得好的效果后,开始在全校推开。

创新从孩子抓起

    2005年下半年学期开始,专家站在了高中二年级学生的讲台上,开始了创造发明的第一堂课。

    “同学们,过去谁有过发明,谁相信自己今后会有所发明?”这就是专家在第一堂课上的开场白。大家都摇头,没有一个敢举手。可听了几节创新思维课后,同学们的创新潜能就像泉涌一样喷出,先期接受培训的330名学生在经过3个月的培训教育,提出了1200余项创意。对这样的结果,刘金水并不感到意外。他分析说,支撑创新之泉涌的,是他们从讲座中学到的发散思维、聚合思维、联想思维、灵感思维和逆向思维的方法。

    更重要的是,这些在课余时间忙碌于创造发明的学生,学习成绩不但没有下降,反而有了明显的提升。很显然,是这些思维方法让学习效率大大提高。

    随后,创新教学在全校展开,目前接受教育的3000名学生,已经提出5000多个创意。创造发明的大氛围,在整个学校逐渐形成。

    当然,这样的效果也与章丘四中的硬件投入有关。为普及科学知识,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怀,激发探索科学奥妙的兴趣,早在2002年,学校便在综合实验楼建设了长达500的全景式科技画廊。画廊涉及各个科学门类,图文并茂、形象逼真,成为学校重要的科普教育阵地。

    记者在创新活动室看到,一个宽大的房间里摆放着斧头、钳子、螺丝刀等各种工具、以及螺丝、木板、铁皮等用料。“学生的创意很多,因此需要的工具、材料也是种类繁多。”负责创新教学的教师李昌旺说,“我们为此跑超市、逛五金店,千方百计地满足学生的需求。”

    而科技成果陈列室摆放的学生创新成果,让记者大开眼界:一个多功能二胡,能够实现多种乐器的效果,前后涉及十多项专利;两个废弃的透明塑料桶插起来,不用杀虫剂,就能够诱捕苍蝇;滚动的课程表、活动的座次表……

高中三年级二班的段磊同学在假期学车的时候,发现很多学员在紧急情况下踩煞车的时候,由于操作生疏,往往错踩成油门,酿成祸端。通过反复的观察、思考,他设计出了“错踩油门应急装置”,并申请了发明专利。尽管该项发明模型简陋,但设计十分巧妙,记者几次测试,都能达到设计效果。

    段磊坦言,在接受创新教育后,思路变得越来越开阔了。因此不论是在学习和生活中,他总能做到用心观察、创新思考。

荣誉背后的社会高度认可

    20063月,章丘四中的学生创新作品在济南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获得6个一等奖;随后的4月,在山东省科技创新大赛上获得3个一等奖。同年8月,代表山东参加在澳门举行的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获得1个一等奖和1个二等奖。20067月,在全国第五届“宋庆龄少年儿童科技发明奖”评选中,该校学生作品获得1个铜奖和两个创意优秀奖。该校也因此成为全国“宋庆龄少年儿童科技发明示范基地”。 今年2月底,该校的小发明家们在中国宋庆龄基金会的组织下,参加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与获奖专家面对面零距离接触。

    值得一提的是,章丘四中的创新教学,在学生升学上也得到了“实惠”。在2007年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等21所高校的自主招生中,该校因专利、奥赛、创新大奖等因素而获得笔试资格的学生超过70人次。

    对于这些荣誉背后的社会功效,章丘市知识产权局局长宋晓红表示极大赞赏。她分析说,现在我们的学生只会考试做题,创新思维缺乏,实践能力欠缺,极不利于今后的发展。因此,章丘四中的这些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生,自然会受到高校的青睐。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可以说是终生受益。她说,这些学生步入社会后,很快就成为科技创新的主力。因此她认为,我们现在力求缩小与西方国家科技创新能力的差距,创新教育是关键,创新需要从孩子抓起。